韩星:超凡入圣——孔子的人格境界(15)

摘要:孔子曾经也是一个凡人,他是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才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慕的圣人。所以,在孔子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凡人的一面,也能看到圣人的一面。从本质来看,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圣人能更全面的、更深入的观察事物,能够把握事物背后的大道。凡人则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所以,凡人应该见贤思齐、希贤希圣,要按照圣人的教导行事,要向圣人的境界不断的攀升。

当时这两部书的主编杨朝明教授,为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在当代的价值,并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

2014年9月24日,习总书记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他引用了《论语》当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作为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嘉宾和专家学者的开场白。这次讲话当中,他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这表明了习总书记对于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号。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来做?我想我们学习做人要特别重视学习孔子,学习儒家。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再深问一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另外半部《论语》干什么?其实就是学做人。所以,《论语》当中既包含着我们个人的修养,同时它也是治国平天下的一部经典。

《论语》当中孔子讲过“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可以说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一个简洁的表达。当然我们不应该满足仅仅做一个凡人,我们还要向上努力,做一个士人、君子,再向上努力,走向圣贤之道。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够成贤成圣,但是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能够这样努力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人的生活就能变得越来越幸福。我们会造就一个有道德、有修养、讲礼仪的君子之国,最终实现“中国梦”。在此,我愿意与大家共勉。

今天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