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超凡入圣——孔子的人格境界(10)

摘要:孔子曾经也是一个凡人,他是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才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慕的圣人。所以,在孔子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凡人的一面,也能看到圣人的一面。从本质来看,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圣人能更全面的、更深入的观察事物,能够把握事物背后的大道。凡人则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所以,凡人应该见贤思齐、希贤希圣,要按照圣人的教导行事,要向圣人的境界不断的攀升。

学会做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仁爱之心,最高的境界是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为普天下的民众谋福利。孔子在教育当中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全面性、综合性。他一身而兼数任,从学生的品德修养、为人处事的教导,到社会和自然知识的传授以及体育锻炼、美誉熏陶等各个方面,他都能够花很大的努力把这些不同的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所以孔子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教育方面,他经常也以虚心的榜样来教育自己。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说我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我只不过是喜欢把古人积累下来的经验继承下来,然后很勤恳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然后他又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就是说我知道什么呢?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有人来问我的话,我有时感觉我好像空空的,但是如果一定有人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的话,我其实是掌握了一种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他说的“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叩其两端而竭焉”,就是说他对别人的问题或者现实当中所发生的很多事情,他往往从不同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最后能够把握一条中道,把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所以,这里面实际上体现了他中道的思想在学习当中的运用。

当然孔子不仅仅是满足于要做一个教书先生,他还是想有所作为的,他试图用他的知识和思想来改造社会。所以他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也就是说我怎么能像匏瓜,也就是现在的葫芦,怎么能像葫芦一样自私挂在那里人不吃它,其实就是希望有人能赏识他,这其实反映了他积极入仕的思想。这是第三个阶段。  

我们再看第四个阶段,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又经过10多年的努力,对天道的觉悟越来越高。他逐渐地就知道了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知道了上天哺育万物和人类的命运,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命运,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天命。孔子谈天命的语句很多,比如,他说“畏天命”,就是敬畏天命。在《论语•雍也》里面说:“亡之,命矣夫。”《论语•子路》里面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尧曰》里面也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这里面所说的命或者天命,实际上指的就是天对于人的定命。

从孔子生命成长的历程来说,在学道于礼以后,在认识道义以后,他逐渐地感悟到了天命,逐渐感觉到了上天和他有一种关系。当然他强调知天命,但是又不是听天由命,他还非常强调尽人事。所以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的人就说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在他看来,人不知天命,一定要从现实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所以有的时候可能就会“见利必趋,见害必避”,怎么能成为君子?所以知天命实际上也是人的一种修养。所以,孔子从知天命开始,就从君子向圣人转化了。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