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赵弘:解决“城市病” 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3)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与思考

第三,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中国正在逐渐崛起,也在经历转型,但同时,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依然步履维艰。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GDP总量在世界已经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创新能力却不是很强,根据国际上一些智库的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里排名第19位。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都率先发展起来了,但是实际上,很多区域的发展是走了出口导向、两头在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把污染留在了中国。而产品出口以后,我们所获得的利益很少,因为品牌不是我们的,渠道不是我们的,创新研发不是我们的,设计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拿了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过去我们缺外汇,就要靠出口创汇,而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外汇已经严重过剩,大量的印美钞造成外汇的贬值,这对于我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道路,对于一些区域的发展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因此,习总书记把眼光投向了京津冀地区。

这个地区有两大优势:第一个是科教资源优势。京津冀地区汇集了全国四分之一的高校、三分之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分之二的院士。事实上,北京已经起到了带动全国发展的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第二个是北京周边有很广阔的空间资源。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现在最紧迫问题的就是空间资源已经没有了,土地成本非常高,很多产业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但是再看看北京的周边,天津滨海新区有3000多平方公里,曹妃甸有2000多平方公里,渤海新区有2000多平方公里,还不说保定、廊坊、沧州等地,北京的南面还有邯郸、邢台等地。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多的空间资源,所以我们转化成本是比较低的。京津冀地区既有创新资源,又有转化空间,如果把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够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道路,就能够参与全球的竞争,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所以这次《纲要》实际上就是要把京津冀地区的优势互补起来——北京搞研发创新,河北、天津更多的是做转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群的合作链条,打造城市群。

第四,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整个经济增速从原来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慢慢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阶段,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我国很多产业产能过剩,机器不能正常运转,而整个国家的增长动力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投资驱动,没有转到创新驱动。所以,李克强总理在政治局学习会议上讲到,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爬坡期。因为我们的人均GDP达到了7485美元,正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在经济学领域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往往承接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开始依靠自己的低成本优势,以出口加工为主要路径,实现经济起飞和工业化的过程。当它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中等收入,也就是GDP达到了人均五六千美元的时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原来的各种要素成本优势消失了。因为工资要增加,土地要涨价,各种要素成本提高了,产业的利润空间减少了,很多产业没有了空间,没有办法生存,只有破产倒闭,或者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造成很多人失业。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表现。

另外一个方面,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减少,而政府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各种公共服务开支却居高不下。工资涨上去就难降下来,各种福利给了就很难收回来,所以这个时候政府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收入减少,支出却不能减少,政府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维持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就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1960年,全球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有101个,但是到了2008年,能够进入经济发达国家或者发达经济体行列的却只有13个,所占比重只有12.9%,不到13%。也就是说,多数国家是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我曾经到阿根廷去考察。阿根廷就遭受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当年,在经济起飞的初期,阿根廷和美国的人均GDP只差几十美金。后来,美国不断创新,并通过创新保持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人均GDP持续增长。但是,阿根廷跌入中等收入陷阱长达50年之久。2012年的统计显示,阿根廷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那么,当整个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的开支该怎么办?就要印钞票。这就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升高。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在百分之百以上的年份占多数,最高的时候是400%。在这种情况下,贫富悬殊也比较大。2002年,阿根廷的最富裕阶层和最穷阶层差了46倍。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也就很难有前途。因此,很多有钱的人,投资移民到海外;有能力的人,技术移民到海外。阿根廷有3700万人,只有5000名科研人员,却有5万多名科研人员在国外为别的国家服务。所以,没有了资本,没有了创新资源,那么这个国家就很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在阿根廷还看到,既有类似于CBD的写字楼,也有少数家庭很富裕,但在不远之处,就是成片的贫民窟。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爬坡期、关键期。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是要把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全球接轨,把一些产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最终使整个国家持续发展,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刘玉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