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坚实):基础设施运行好
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坚实基础,市委市政府五年来加速推进: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新城路网、浅山区路网等搭建的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已具规模,3条连接新城的轨道交通项目建成运营,山区环线基本全线贯通;郊区公交运营线路达到367条,日均客运量达到126万人次,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48座、村污水处理站1045处,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6.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工作不断加强,远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2%,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农村垃圾有效处理验收的四个省市之一;郊区能源结构加快调整, 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15万户实现“煤改电”,送气下乡实现全覆盖,郊区90万农村住户全部使用上政府补贴的液化气。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了“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三起来工程”(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完成了3000多个村庄的规划编制、硬化了近10047万平方米农村街坊路硬化、改造老化供水管网3.2万公里、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6.6%、为所有村庄配备了垃圾储运设施和设备、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00余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7万盏、安装村内节能路灯20余万盏、更换节能灯泡1300多万只、建设村级太阳能公共浴室1300多座、35%以上的农户开始使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建设雨洪利用工程500余处(新增蓄水能力3500多万方)。为了确保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良好运行,使广大农民长期受益,市政府又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意见》,将农村基础设施纳入政府部门管理体系,如农村垃圾纳入了市政环卫体系、饮水污水纳入了水务体系管理等,建立健全了区政府主责、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镇村具体组织落实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每年市区两级在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上投入均在6亿元左右,有效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