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二五——北京‘三农’发展成就”发布(6)

“回顾十二五——北京‘三农’发展成就”发布(6)

摘要:“回顾十二五——北京‘三农’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2月1日在北京召开。“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切实摆在“重中之重”地位抓紧抓实,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橙色(时尚):美丽乡村惹人恋

美丽乡村不仅是广大农村居民的“中国梦”,而且是“美丽北京”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持续加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城乡结合部地区设立了首批筹资2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50个重点村旧村拆除任务全面完成,36个村已经回迁,拆迁还绿14.2平方公里;“一绿”、“二绿”地区城市化建设试点深入实施,朝阳区6个试点乡累计完成拆迁161.2万平方米;小城镇产业支撑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通州区、房山区、大兴区进行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48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扎实推进;60万户农宅实施了抗震节能改造,冬季室温提高3-5度,夏季室内外温差达到8-10度;继续实施第三轮山区农民生态搬迁工程,农民建房补贴从1万元/人提高到1.8万元/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从1.25万元/户提高到6万元/户。2004年至今市级资金累计投入24.6亿元,完成搬迁3.8万户、9.3万人,建成新村200多个。

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市从2014年开始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电网改造、住宅抗震节能改造、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田园环境整治、卫生服务、传统村落保护、基础设施长效管护九项重点任务为支撑,每年以不低于15%村庄比例推进,2014年第一批近500个村庄通过评估验收,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因地制宜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干净整洁、住房抗震节能、80%农户使用清洁能源,2015年又启动了500个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切实加大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1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实现了一村一规划。为了给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以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市委农工委、市农委于2006年创办了“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经过9年7届的持续努力,围绕“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四大方面12项标准,邀请社会各界共同评选出了93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同时组织开展了“北京最美乡村路”、“北京最美乡村故事”、“美丽乡村、筑梦有我”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了“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浓郁社会氛围,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全市人民节假日流连忘返的休闲好去处。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