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人"王正国(2)

退休10余年扎根社区发挥余热 乐当孩子知心爷爷

摘要:12年前,四川省自贡市市政协副主席王正国从副厅级位置退休,之后回到家乡荣县,身兼多职,为当地、为社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余热。12年,春去秋来,浮生若梦,他成为了那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王爷爷”和百姓敬爱的“王大爷”。他说自己最大的渴望就是:“忘记在荣县工作的过去,就把‘王大爷’这个名字,一直背到火葬场去。”2015年11月,王正国荣登“中国好人榜”。

2.结对帮扶,知心爷爷不辞辛劳关心下一代

2005年,当地因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困难,多数青年人在外打工,而在家的留守儿童逐年增多。王正国提出建议开展对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当年在旭阳镇还是首个。 

王正国连续多年帮扶困难学生,特别是他帮扶的女童小谭。小谭成长在一个隔代抚养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王正国和家人不仅常常关心小谭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还利用每个周末为小谭“改善伙食”。在王正国及家人的长期帮扶下,小谭不仅学习进步大,而且与王正国一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王正国参与学校学生活动。

王正国参与学校学生活动。

2006年,王正国了解到辖区内城东小学一学生,因父亲犯罪服刑,母亲离异,导致性格孤独,成绩下降,王正国多次找这位学生开导帮助,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位学生也愿意与同学们交往了;王正国还请求组织出面为这个孩子开通“亲情电话”,让孩子每年与父亲通一次电话。在贵州服刑的父亲深受感动,并写信感谢组织,决心在服刑期间好好改造,早日出来回报社会。

桂林街社区12岁的小女孩唐家雨,出生40天后就没有了父母,一直跟随爷爷,靠为数不多的生活补助费过日子。当王正国得知唐家雨的特殊情况后,便将其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不仅常常关心小雨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还利用每个周末为小雨“改善伙食”。 

“很感谢王书记长期以来对我孙女的帮助,我们全家都一定会牢记这位恩人,让小雨长大后好好报答他。”小雨的爷爷谈及王正国对他家的帮助时,不时地抹着泪水激动地说,“第一次看到王书记时,心里很忐忑,谁也不敢想曾经的‘县大老爷’会与我们成‘亲戚’!经过多次与王书记接触后,发现他并没有‘官架子’,对人很是和蔼,对小雨的关心和照顾胜似亲爷爷。”   

小雨和社区里的孩子都喜欢找“王爷爷”玩耍,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社区居民总能看到王正国同“小孙女”、“小孙子”们其乐融融相处的场景。如今,王正国帮扶的孩子有的已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他们不管走到哪里,心中都牢记王爷爷的教诲——“关心他人、努力做事”,把“王爷爷”对他们的爱传递到社会。 王正国说:“看到他们学习成绩上升,行为习惯变好,我就高兴!”

12年来,王正国经常参与学校学生活动,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

12年来,王正国经常参与学校学生活动,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

在王正国看来,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的事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这仅靠他一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而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是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是培养、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资源。

王正国常说:“我们这些退休老干部,用得好就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用不好那就是社会的包袱”。他还说:“老同志退休后,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好好休息,安度晚年,这是‘大头’,用小部分时间料理家务这是‘小头’,用一点时间来关心下一代工作,这是‘零头’。如果把广大老同志的千千万万个‘零头’汇集起来就会变成关心下一代系统工程的大头。” 

在王正国的积极号召下,2012年,桂林街社区正式成立“五老”服务队,一大批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高尚思想品德,在群众中有着很高威望的老同志主动报名加入“五老”队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活跃在社区各项关爱工作中。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这支“五老”服务队的身影,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三结合”教育到楼院、创“六好”、“四好”活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网吧监督等。

签定结对帮扶“承诺书”。

签定结对帮扶“承诺书”。

为使关工委工作逐步引向深入,王正国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出了一套关爱青少年成长“三字真经”,即:关爱青少年采取前期调查、见面交谈、结对帮扶“三步曲”;结对帮扶采取家庭条件好的不结对帮扶、家庭有养教能力的不结对帮扶、结对帮扶不违背现行政策的“三不标准”;帮扶过程采取用自己的诚心、真心、爱心去换取青少年的诚心、真心、爱心的“三心”换“三心”标准;以及以抓思想教育为主,物质帮扶为辅、抓社区领导带头帮扶的示范作用,抓广大干部群众的“三抓”政策。如今,这一经验在荣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已被广泛推广。

在全省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王正国与社区干部一起,多次参加整治卫生。在整治中他发现,居民在院坝内养鸡、养狗,衣物到处晾晒,杂物乱堆等现象严重,他又提出建议,发动党员积极参与整治外,带头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和卫生。同时动员了一批老同志、老党员组成的“100人义务岗”,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随后社区的环境卫生有很大改观,桂林街社区连续两年获“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