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

核心提示: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共建共享原则,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在当前阶段改善民生、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共建共享原则,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在当前阶段改善民生、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共建与共享相辅相成。一方面,没有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就没有可供共享的成果。“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因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让人们共同担负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归根结底要由全体人民共享。“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这三个“共同享有”,需要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共享制度,更广泛地实现社会公平、更普遍地改善民生。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需要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是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这至少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切实保障与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二是继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三是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四是在继续加大公共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加快发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各项社会事业;五是引导人民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打赢扶贫攻坚战,让13亿多人携手迈进全面小康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调研中,习近平同志关注最多的是困难群众,走访最多的是贫困地区,强调最多的是要雪中送炭、补民生“短板”。他牵挂农民,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他关心少数民族,提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打赢扶贫攻坚战,是习近平同志民生思想在战略层面的重要体现,深刻反映了全面小康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二是做到精准扶贫。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三是强化社会合力。强调“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在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同时,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调党的扶贫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落到田间地头,要“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这些科学理念和思路,必将指引我们打赢扶贫攻坚战,让13亿多人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