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常宝:性格与命运——项羽、刘邦的人生轨迹(12)

摘要:刘邦和项羽可以说是《史记》中的一对冤家,也是缺一不可的双子星座。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这两个人都写得十分生动,体现出他对历史人物杰出的理解能力。明代茅坤说:“读《高祖本纪》,须参《项羽纪》,两相得失处,一一入手。 ”专家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项羽和刘邦的描写入手,分析二人的不同性格,以及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个策略就成了刘邦逆转项羽的关键因素。虽然项羽军力强大,而且屡次击败了刘邦,只要一打仗刘邦就失败,在逃跑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就为了让自己的车跑得快点。虽然很狼狈,可是刘邦总能够转危为安,就是项羽一直没有认识到,刘邦是他唯一的敌人。如果项羽早认识到刘邦是他唯一的敌人,就不会有刘邦的胜利。刘邦之所以不让项羽认识到自己是他唯一敌人,只是一个捣乱的角色,就是因为他的低姿态,这使刘邦逐步蚕食了土地,而项羽只能疲于奔命。

最后,当项羽突然醒悟,这个天下只剩下我们两支部队的时候,两军于广武涧对峙,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吊在一口沸腾的大锅上,威胁刘邦。这边把他爹吊在大锅上让他看,那边河对岸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分我一杯羹。”我们都在怀王下面做过将军,结为兄弟,既然我们结为兄弟了,那么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把我们共同的爹煮了汤,他也是共同的遗产,请你一定要分给我一杯羹。这个话很无赖,就是一个流氓的口吻,我不在乎我父亲的生死,我就是一个流氓无赖,现在这个烫手的山芋,就成了项羽的一份伦理的责任。也就是说,项羽的恐吓行为无效,太公本来是一张王牌,现在成了项羽的负担,项羽虽然杀人如麻,今天无法下手。刘邦这种无赖手段,是典型的市井泼皮的风格,还是姿态很低。项羽不得已跟刘邦划定楚河汉界以后,解甲东归。刘邦看项羽往东边走了,项羽一回到彭城,刘邦就越过界往东面打,这也是无赖的嘴脸,只有刘邦做得出来。

最终,刘邦和项羽的军事实力出现了逆转。在韩信等人的攻击下,项羽兵败垓下,自杀身亡;刘邦统一天下,登基为大汉皇帝。建国以后,刘邦问大臣,自己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当时刘邦手下的两个大将高起、王陵就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嫉贤妒能,是吝啬,导致人才流失。而刘邦有两个特点,他是流氓市井出身,慢而侮人;另外,他有江湖市井义气,不吝啬,能够赏赐别人,能够与天下同立,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大度、喜施。大度、喜施与慢而侮人(就是欺负别人),是豁如性情的两面,是市井流氓的体现。别人说刘邦胜利是这个原因,可是刘邦说不是这个原因。刘邦说,我是能够用人,“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傀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能用人,这确实是他取得最终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能够笼络人才,也依赖“大人长者”的面具,还有喜施的市井性格。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既然已经是天子了,我还用得着掩护自己吗?按理说,这个面具是可以卸下来,做了皇帝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我还非得委屈自己吗?有个例子,刘邦觉得我是天子,应该是天下的人伦楷模、道德模范,于是他就决定,五天去拜见一下自己的老爹,表示孝。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以前他当村长的时候,从来不拜见,父子关系很紧张。现在给自己定规矩,这个规矩对刘邦来说其实不容易,所以他拜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家臣看出来了,皇帝虽然坚持五天一拜,但心里很不情愿。所以这个家臣就对刘邦的父亲太公说,虽然从家庭上来说,他是儿子,可是从国家角度上来说,他是皇帝,所以我觉得您应该主动地跟儿子说,不要来拜了。所以太公就说,你不要再来拜了。刘邦很高兴,赏了这个家臣500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