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种方法分享给大家。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更好的跟孩子沟通,我经常叫借力法。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互动,其实他就是关注身体的感觉,画画、音乐、包括跟孩子一起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跟孩子出去玩,踏青、采摘、有很多等等。
具体怎么做我简单说一下,比如说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画画,在一张纸上画,你就可以观察出来你跟孩子的模式,有的是妈妈画妈妈的,孩子画孩子的,有的是妈妈看着孩子画,有的是孩子看着妈妈画,你会发现两条线两个不同的风格,虽然我们说各画各的,你自己画,但是你会发现,中间其实是在一起的,孩子可能会通过画画和你融为一体,画完之后可以问孩子画的是什么?可以给我讲讲吗?这都是一种载体,任何一个活动,活动过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动完了之后的分享,让孩子表达什么?这石头是干嘛的,而不是你怎么画个石头,整个过程不要有任何的评价,你给我讲讲故事吧,你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孩子可能会通过这张画跟你表达他想说的一些问题.这个是一种引喻,你也就可以通过这个了解到孩子的内心。
我们成人也是,特别喜欢某个电视剧,特别讨厌那个角色,或者一看到那个场景就不想看了,其实都是我们的一个投射,你可以跟孩子聊,孩子喜欢哪个电视,喜欢哪个里边的人物,你为什么喜欢他,是不是他特别负责任,有担当等等,孩子对这方面的价值观可能就是一个价值导向。有时候体现的价值观不太好,这时候你就可以润物细无声的跟他沟通,调整他的一些意识,所以画画就是通过一种载体来了解孩子。
游戏,尤其小孩子,我们有专门的故事,可以跟孩子做很多的游戏,通过游戏过程中,做一些互动的游戏,有沟通主题,比如自信,或者是人际沟通,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游戏,摆积木,幼儿园其实有很多游戏特别能够挖掘出兴趣来,陪孩子去做一些户外的有氧运动,包括跟孩子听听音乐,拿一些小乐器,闲着没事咱们一人挑一个,相互做一些互动,从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觉察出孩子的潜质,你会发现,可能有一段时间孩子特别急躁,或者说特别平滑,或者说特别懒惰,你可以用你的意念带动他,包括舞蹈,跟孩子一起做一些活动。认真调整。
大家看一下这些图片
看这些图片告诉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
这个是兔子还是鸭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