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洪头”在东北农场的日子(2)

与“老洪头”在东北农场的日子(2)

摘要:当天下午,连长和指导员把我和老穆头叫到办公室,向我俩交底,说:“他叫洪学智,是省里的‘走资派’。从今天起,他就与你们一起劳动。”军管会认为我是农场的文艺宣传骨干,比较可靠,指定我与老头住在一起,监督他的劳动,同时还告诉加工连的知青,要疏远老头,不要与他接触。

我与老洪头住一个房间,睡在一个炕上,他对我十分关心。当我感冒发烧,他照顾我喝水吃药,还在炕炉上为我煮挂面。星期天,我们买来猪肉猪肝,他亲自炒菜,卤猪肝,一起改善生活,有时还把其他知青叫来解馋。我也尽可能照顾他,每天早上起来主动把房间收拾干净,上午去邮局帮他取回报纸,晚饭后陪他在农场周边散步。

做了半个多月豆腐后,连长又把老洪头调到农场最苦最累的粮库劳动。老洪头先是在加工车间磨面,后又到粮库搬运粮食。磨面时要把小麦从仓库背到机器旁,再把磨好的面粉背到仓库里。一袋小麦100斤,每天一个人要来回搬运五六十袋,但老洪头与知青一样背着粮食来回奔忙。粮库劳动更累,一个人要扛180斤的麻袋,从跳板上走上去,把粮食倒在囤里。知青们怕老洪头吃不消,就让他帮忙搭肩,不让他扛麻袋,但老洪头坚持要上。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扛着180斤的麻袋,与年轻人一样上跳板,整天一身汗水一身灰。农场的知青都看呆了,大家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一半是感动,一半是钦佩。

平时,老洪头不仅关心我,也关心其他知青。加工连知青王国健,当时不知得了什么病,头发一下子都掉光了,内心很痛苦。老洪头便将大蒜泥用香油拌匀,用纱布包上,在王国健的头上来回摩擦,直到头皮发红发热。这样用土办法治疗坚持了一个多月,王国健的头上竟然长出了头发,他感到十分惊喜。这件事对知青教育很大,大家认为老洪头资格老,见识广,办法多,不愧是个老前辈。老洪头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迅速拉近了与农场职工和知青的距离,与大家成了朋友。

哪里有老洪头哪里就是俱乐部

农场的生活极其艰苦,不仅劳动量大,食堂伙食也很差。为了改善职工的生活,连里决定自己养猪。1971年春节一过,连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老洪头,我既是老洪头的助手,又是他的监管。

老洪头十分乐意接受这项工作。他对我说:“自古至今的军事史说明,后勤保障十分重要,‘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在战争年代,让战士们泡上热水脚,吃上一顿肉,就能极大地鼓舞士气,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我知道老洪头从抗美援朝战争就分管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所以一讲起后勤他就滔滔不绝。.

我俩一共喂养了六七十头猪,关在加工连西院的猪圈里。因为饲料供应有限,猪常常吃不饱。一天,猪群一下把粗木围成的猪圈拱倒,然后一哄而散,跑到田里糟蹋庄稼。我俩急忙跑去赶猪,累得满头大汗。老洪头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这群‘猪八戒’真是难管,连本将军也不放在眼里,看来非请孙悟空不可了。小孙,你不是姓孙么,快去向你的本家师傅求救吧!”我看他累成这样还如此幽默,忍不住笑出声来。

老洪头每天都在琢磨治服猪的办法。有一天,他突然问我:“小孙,酒厂的酒糟是怎么处理的?”我说:“没有用,都卖给当地的老百姓了。”他说:“猪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才能长膘。我们在猪食里加些酒糟,里面有酒精,猪吃了就爱睡觉。再加点豆饼,增加营养,猪吃了准能长膘。”我听了眼前一亮:“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他让我跟连里领导说说,赶快给我们调点酒糟和豆饼来。我跟连长一说,连长就同意了。

从此,我俩养的猪再也不拱圈乱跑了。它们吃了就睡,睡醒再吃,一个个长得又肥又壮。连长感到挺惊奇,跑过来问我:“猪怎么都听话了?”我告诉他:“这是老洪头的诀窍,是个秘密。”我们养的猪长得很快,三四个月就可宰杀。于是连里每个星期都杀一两头猪,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生活,军管会的头头对我们也刮目相看。我心里十分佩服老洪头,深深感到: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学问。

不久,我被调到酒厂,老洪头又回到仓库,去干最重最累的活儿,但晚上我俩还是住在一起。我清楚,老洪头一天下来是很累的,所以我总是抢着把水烧好,好让他回来擦洗解乏。在灯光下,我看到他又红又肿的肩膀,心里感到很难过。

白天劳动时,老洪头总是乐呵呵的,看不出有半点疲劳。他不时与知青开玩笑逗乐,给他们讲故事鼓劲,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欢声笑语,成为知青们最欢迎的人。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