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七一”讲话理论解读】郭建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和系列讲话 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11)

第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6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年,是个多事之秋。受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比如,一些地方出现罢工、罢课、罢市等等,这样就有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毛泽东认为,社会矛盾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另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而大量的、日常的、普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在这里,毛泽东同志讲的是两类矛盾,但却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可见,重点是在这一矛盾上的。

综上,《论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的八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这些思想都是非常重要,具有很大价值,但是,这里面许多好的思想在后来的实践中,并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贯彻落实,导致发生了后面的反右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十年“文革”等等。到1978年,我们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就是第六个阶段,也是我们今天这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今天,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线索给大家作了一个梳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格局中来加以考察和把握。

其实这六个阶段非常好记。怎么记?第一是空想,第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头一尾不用记,那么中间四个好办。中间四个都有名字,而且名字是按顺序的,我们中国人念得特别顺,叫马恩列斯毛,马恩是一个,后面列、斯、毛各是一个,这样我们六个阶段一下就记住了。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哲学;二是政治经济学;三是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实际上讲的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北大它是一门课,叫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这六个阶段,今天主要讲第六个阶段。大家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习近平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用一大段内容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关于道路自信,他是这样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关于理论自信,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关于制度自信,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最后,他又强调文化自信。他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我觉得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基因、精神命脉、精神血脉、精神追求、精神家园。他还强调,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它更有历史的底蕴、厚度和纵深。

那么,根据习总书记的表述,有时候我在研讨会上说,一棵树长得再高,影子再长,它的根也要扎在土里,要不然就是无本之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发展,道路再拓展,它的根也要扎在土里,这个土,就是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今天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包括“七一”讲话,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报告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