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交流材料(2)

扶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交流材料(2)

核心提示:强化包保合作责任。建立与扶持政策挂钩的包保贫困户脱贫和非贫困户增收机制,在财政扶持、贴息贷款、县域调度资金等政策支持上建立约束机制,将履责不实,联结作用不强,带动脱贫成效不明显的经营主体打入“黑名单”,取消相关政策支持。

二、做强市场经营主体,构建包保合作有效载体

实行“项目资金+金融信贷+创业培训+正向激励”的扶持方式,强化市场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激发市场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提高效益的原则,每年整合涉农部门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按照“市场经营主体+金融”的精准扶贫模式,累计投放贷款2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和小额扶贫信贷支持力度,每年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亿元以上、县域调度资金1.6亿元。

第二,强化创业人才培训。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创业人才培训计划”等培训资源,将农村经纪人、市场经营主体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范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大力吸引五峰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创办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以创业带动就业。按照梯级培养模式,将农村经纪人培养成能人大户,将能人大户培养成企业带头人。

第三,推行正向激励政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激励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对包保2000户脱贫、带动2000户增收的,奖励60万元;包保1000户脱贫、带动1000户增收的,奖励30万元;包保500户脱贫、带动500户增收的,奖励20万元。

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包保合作互利共赢

建立有利于保证贫困户利益的分配机制,形成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确保贫困户脱贫、市场经营主体受益。

第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促进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和委托销售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地分享收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种养风险,不断提高专业化、组织化生产经营程度。君旺家庭农场利用苏家河村良好的自然条件养殖山羊,采用“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羊、仔羊,贫困户种羊产仔或仔羊育肥户,农场定向回购”的模式,包保全村80余户贫困户。

第二,建立利益保护机制。为切实保护贫困户正常的利益,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根据市场行情和价格波动,分别执行市场价格和兜底价格。健全规避市场风险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加大农产品质量控制和推介宣传力度,确保市场经营主体利益。长乐坪镇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在项目资金和金融政策支持下,建起15个大中型冷库,有效调剂了蔬菜丰欠收时的价格稳定,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充分保证了贫困户收入的稳定。

第三,建立带动就业机制。加大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在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保证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采花茶业公司长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0余人从事茶叶生产;五峰民族工业园作为最大的扶贫工业园区、最大的就业平台,目前已经吸纳100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200多人。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