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新乡贤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苏州相城,新乡贤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摘要:今年初,在区精神文明办公室力推之下,该区在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的基础上,作为司法调解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着重在村(社区)建设布局“相贤志愿工作室”,积极引导和组织大量热心公益、有一定修养、有一定威望的乡贤人士,用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涵养文明乡风、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在以新型城镇化为主要表征之一的发展进程中,作为苏州最年轻的城区,相城在砥砺奋进中拔地而起。15年奋进之路,传统的乡村社会重新解构,在改革发展进程中遭遇了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

如何破解矛盾,在发展中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话题!

面对问题,相城区提出“滋养乡风,促进和谐”的发展理念。今年初,在区精神文明办公室力推之下,该区在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的基础上,作为司法调解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着重在村(社区)建设布局“相贤志愿工作室”,积极引导和组织大量热心公益、有一定修养、有一定威望的乡贤人士,用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涵养文明乡风、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扎根本土做和谐社会“安全阀”

截至目前,相城全区注册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已达20多个,相城135个村、社区已设立乡风文明志愿岗751个、‘金乡邻’志愿岗403个,新招募志愿者22165人次,围绕‘三关爱’开展志愿服务7733次。

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更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与此同时,相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戈晓文还认为,相城区共有75个社区、71个村,辖区面积大、人员构成复杂,志愿服务受到局限。

因此,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的乡贤志愿者组织,被当作相城区在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工作的一次创新。

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屈玲妮指出,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乡贤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可以把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

金月琴是阳澄湖镇湘苑第一社区相贤志愿者工作室的志愿者,她利用自己所学,常年在社区举办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失独家庭”一步步走出困境。

家住55幢的胡女士,在不久前失去了独生女儿。金月琴得知消息后,主动与胡女士交朋友,不时嘘寒问暖,询问胡女士的身及生活状况,与她聊工作、聊家庭生活。在金月琴的关爱下,胡女士敞开心扉,向她倾诉自己对女儿的思念之情。金月琴有的放矢地对胡女士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排解心理压力和痛苦,缓解焦虑感、抑郁感和失落感,引导她逐步走出丧女之痛,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以来,相城区各街道已在重点村(社区)布局建设“相贤志愿者工作室”,采取个人申请、群众推荐、集体研究的方式,每个相贤志愿工作室由各村(社区)选拔配备3-5名品行优、威望高、口碑好的优秀乡贤人员作为志愿者。

这些乡贤志愿者积极深入村务工作一线、社会治理一线、乡风文明建设一线,现场化解矛盾纠纷,协助推进村里的重点工作,示范引领群众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植“爱、敬、诚、善”理念。

对此,屈玲妮表示,乡贤一方面扎根本土,对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具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因而,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对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