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新乡贤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

苏州相城,新乡贤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

摘要:今年初,在区精神文明办公室力推之下,该区在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的基础上,作为司法调解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着重在村(社区)建设布局“相贤志愿工作室”,积极引导和组织大量热心公益、有一定修养、有一定威望的乡贤人士,用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涵养文明乡风、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党员干部渐成“新乡贤”主力军

今年3月24日,相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导推出了《关于在全区设立“相贤志愿工作室”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放大道德模范和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新乡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优秀乡贤人员的志愿服务力量,搭建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决定在全区村(社区)设立“相贤志愿工作室”。

经过数月的运行,该区在推进乡贤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优秀党员、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在农村基层群众中声望高,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

出生于1979年的李玉兰,是如今胡湾村两名女干部中的一名,也是村“相贤志愿工作室”的志愿者。

村官虽小,可村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产经营,全都是职责所在。李玉兰走遍全村15个自然小组,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对全村的沟沟道道、人情地脉,哪里有几间厕所、几只垃圾桶等等她都做到心中有数。

当村官难,当女村官更难。在工作中,李玉兰时常会碰到一些棘手的人和事。在村民的记忆里,玉兰负责或参与的几件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年年底,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村里为了让各家各户能把车开到家门口,实施了道路改建。

但百姓百条心,十只指头伸出来都不是一般长。村民家门口的场地高低不平, 高的人家不肯做低,低的人家怕高了积水。村民有抵触情绪,矛盾也较为突出。李玉兰主动请缨,用“人人都希望路通车畅”这一普遍愿望为突破口,和村民组长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从早说到晚,从晨奔到昏,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既动之以情也晓之以理,李玉兰凭着她良好的心理素质,耐气的温和性格,慢条细理的说话口气,解决了村里的棘手问题。

像李玉兰这样的乡贤志愿者,在村子里有一定的“分量”,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在乡村社区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顺,有利于乡村社区的居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