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定不移增强三产活力,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突出发展旅游业。围绕打造长白山旅游产业新节点,做好《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专业旅游规划设计、投资运营公司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我市的自然资源、稻米资源,借助凤凰山、雪乡、雪谷的客流资源,引进社会和民间资本,开发建设具有明显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发展文化游、乡村游、休闲游、生态游、冰雪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围绕重点旅游产品的配套需求,研究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办法,强化规划、土地、水电、道路、通讯等方面支持,破解旅游发展的“瓶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借助xx大米品牌优势,整合旅游产品和优质旅游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增强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吸引力,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强化金融服务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做好政府债券置换工作,2016年申请置换债券7055万元,申请新增债券1.5亿元。健全银企协调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和信用服务体系,提高金融对中小企业和“三农”服务水平。深化金融改革,加快融资平台建设,推进xx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xx农村商业银行,解决企业融资难、农民贷款难问题。
——提升现代服务业。抓住xx制定实施2020“互联网+”行动方案的有利契机,在“互联网+电商服务、智慧旅游、益农服务”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示范项目,增强三产活力,助推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中国搜索电商一号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拓宽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推进欧蓓莎等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现代商业水平。继续完善标准化社区配套服务功能,着力发展社区养老、家政中介、信息咨询、电商人才培训等服务业,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四)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建设,全力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加快城市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为重点,加快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改革,推进“多规合一”,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推进城区道路、供排水管网改造,完善城市配套;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让更多的城区居民用上管道燃气;改造、亮化老旧小区,提升城市形象;完成金山公园三期工程,建成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奥体公园,推进停车场、便民公厕、公交站亭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强化城市管理。加大环卫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环卫考核机制,转变小区垃圾清运模式,一、二、三类城区道路普扫率达到100%,巷道保洁率达到90%以上。加强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坚持清理取缔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引导马路市场退路进厅、流动商贩退路进场,打造达标摊区、达标市场,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占道经营、物业管理混乱等问题,构建功能完善、和谐宜居、生态良好的生活空间。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住xx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科学编制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优化镇村空间布局,加快小城镇道路、供排水建设,推进泥草房、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五带百村”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提升文化内涵,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弘扬正能量。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全面强化燃煤质量管控,持续加大分散燃煤小锅炉撤并力度,确保供热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淘汰剩余黄标车,杜绝新增污染源。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磨盘山、龙凤山区域内各类污染源治理,实施拉林河、牤牛河流域土地整治、河流治理工程,确保农业生产和饮用水安全。认真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完成造林面积6600亩,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生态文明宜居区建设奠定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