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谈中国敬老文化(10)

摘要:秋高气爽,登临居高,遍插茱萸,九九重阳节将至。然而,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登高、赏菊等习俗,还有这习俗中体现出的尊老敬老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孝敬父母不光被认为是教化之始、人文之本,还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比如《国语》说:“孝,文之本也。”文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孝。《左传》说:“孝,礼之始也。”礼,从什么地方开始?就是从孝开始的。孝是优良道德品质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都反复强调:必须先有孝,才能有忠。一个人如果不孝,那就不可能有忠。因为如果连你的父母你都不孝顺,你怎么可能忠于国君?所以孝是根本,忠是孝的延伸。

重阳节谈敬老的现实意义  

孟子曾经对孝做了这样一个推论,他说如果能够把孝推广到每个家庭,“人人亲其亲,长其长”,那么就会“天下平”。在儒家看起来,孝之所以重要,不光有道德意义,还有社会的作用,这个社会的作用不可轻视。

为了真正能够达到孝,孟子可以说是经过了深入的思考。他专门设计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家庭状况:一个家庭应该有百亩耕地,五亩宅基地,周围种上桑树,家庭主妇在家养蚕织布。这样家里的老人就可以穿上丝绸的衣服。这个家庭还要喂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只要喂养得好,家里的老人就可以经常吃上肉。这样一个设想,是孟子几次提到的,可见他非常认真。他认为理想社会就应该这样,既有经济的保证,又有道德的体现。经济的保证就是,大家基本上可以做到无饥,就是能够吃上饭。道德的保证就是老人得到尊重,而老人得到的尊重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方式来体现的,那就是“老者足以无失肉矣”,就是老人也可以吃上肉了。老人吃上肉,在孟子看起来,是一个社会达到美好阶段标志性的东西。他有时候甚至具体规定,什么样的老人吃上肉?70岁。70岁的老人能吃上肉,那么那就是生活幸福、社会完美的标志了。

不光孟子有这样的思想,尊老敬老的问题以及如何尊老敬老的问题,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很多场合都论述。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其实这两个词都是从儒家来的,分别见于《礼记》。

小康社会是一个比较完美的阶段,这个阶段“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也就是每个人都好好赡养自己的父母,精心照顾自己的孩子。到了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呢?据说就变成了“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读了这个你不能不叹中国古人,他们不仅聪明,而且充满了人文情怀。他们认为,最好的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比如GDP多少,人均收入多少,更是文明的指标、文明的结果。到了大同社会,人们就不光尊敬自己的父亲、精心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全社会在老人丧失劳动力的时候,让他们得到很好的赡养,使壮年人在气力充沛的时候有很好的工作,使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地成长,使那些孤寡、有残疾之人能够得到社会的赡养。这是一个过了两千年而色泽没有暗淡的光辉思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