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谈中国敬老文化(9)

摘要:秋高气爽,登临居高,遍插茱萸,九九重阳节将至。然而,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登高、赏菊等习俗,还有这习俗中体现出的尊老敬老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中国独特尊老敬老文化的来源

 中国为何有这种独特的文化?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古人对人生的基本认识既是直观的也是很深刻的,是直观和深刻的结合。比如,《易经》有这样的话:“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没有祖先,没有父母,你从哪儿来?从我们的出身推到父母,再推到祖先,祖先是我们终极的原因。没有祖先,何来后代?既然是这么一个关系,那么你怎么能不敬祖先呢?因为无祖先便无后代,无父母便无儿女。

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的身体都是从父母那儿来的,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人也一贯主张父母要精心抚育子女,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在中国古代,父母对子女关心爱护的故事很多。许多诗人都忍不住把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于笔端,写出相关诗词。比如左思,他对自己的处境愤懑不满,对当时的门阀制度积怨很深,牢骚满腹。但是他对自己的孩子极其爱惜,写了《娇女诗》,翻译成现代话大概就是“可爱的孩子”。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也有同样的诗篇,诗里面对自己儿女的聪慧赞不绝口。

所以,中国人主张父母首先要好好对待孩子,精心养育孩子。等到父母年迈的时候,子女就要尽心赡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在儒家看起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是人的本能。孔子说,那些不能赡养父母的人简直不是人,违反了人最根本的亲情,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要从赡养父母开始,有人连狗、马都会养,你要不尊敬父母,那你和狗、马是一类。为什么?丧失了人最基本的情感、本能。

孟子对孝有更加系统、全面、丰富的论述,他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万事之中,哪一件事最重要?侍奉自己的父母是最大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你要尊敬父母。敬是孝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他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孝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心实意地尊敬你的父母。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