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谈中国敬老文化(5)

摘要:秋高气爽,登临居高,遍插茱萸,九九重阳节将至。然而,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登高、赏菊等习俗,还有这习俗中体现出的尊老敬老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九月九日何时成为固定节日

九月九日何时成为固定的节日,我们现在还没有非常确切的证据。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至少到汉末,最晚不会晚于魏晋,九月九日已经被视为一个佳日,那就是好日子。好日子还不一定是节日,它可以说是节日的初级阶段。再往上发展,可以成为节日;如果不发展,就成为大家喜欢的日子。

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里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说的是,岁月流失,今天又碰到了九月九日。九这个数字是一个阳数,这一天日月相会,很是难得,所以民间把这一天视为佳日。因为这一天意味着可以长长久久,所以大家都愿意在这一天聚会、宴饮。一方面是庆祝;另一方面,大概应该也是表示,要借这么一个特殊的日期,对自己有所庇护,有所祝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有可能人们实际在过九月九日,而没有重阳节之名。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里谈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他说我平时闲着没事,非常喜欢重九这一天。但是,整个序或者诗里面,并没有说重九这一天是个什么节日。可以看出,大家虽然过这一天,也重视这一天,但是它还不是一个很正式的节日。另外,陶渊明在序和诗里面都提到了菊花和酒,却没有谈到茱萸、蓬饵、登高。可见,至少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过重九佳日的时候,并没有非常固定、统一或者普及性的节日习俗。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在唐朝是非常明确的,但在汉朝和魏晋时期似乎不多见。但是从文献上来看,它的形成也似乎是在魏晋的时候,甚至更早,在汉末。

汉代的时候,今河南中南部,有一位非常出名的老先生,叫费长房,他是一个术士,会很多变幻莫测的东西。他要是活到今天,他的故事就是一篇极好的科幻小说的教材。据说他喜欢求仙访道,各处名胜距离遥远,不是可以轻松到达的,去也是一件艰难困苦的事,可是这位费老先生,有一门神奇的技术,叫缩地术。他要去哪儿,把出发点和到达地做一个缩地术,千里变成咫尺,马上就可以到达。另外,他跟重阳登高有一定关系。传说某一次,他见了一位朋友,断言朋友家中有灾,必须想法避开。那怎么避开呢?每个人做一个红色的小包,包里放上茱萸,把小包系在胳膊上面,然后走到高处去饮菊花酒,这个祸害就不会再残害家人了。什么时候实施这个计划呢?九月九日。这朋友听了以后,照计实行。等他九月九日从山上回到家里面,看见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心中一方面惊骇不已,另一方面感激不尽。九月九日幸亏登高去了,才避免了全家死亡。这样一个事情,第一次把九月九日跟登高、佩茱萸和饮菊花酒联系起来了。

可以说,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后来的重阳节的几个要素都出现了。它们不一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是像数学上排列组合,有时候没有全部结合在一起,也没有正式的节日之名,但是已经为后来的重阳节奠定了基础。

那么,九月九日什么时候成为节日呢?唐代。唐代时,重阳节就是一个民间广泛都过的节日了。到此之后,晚唐五代,宋元明清,重阳节都被保留下来了。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易主,都不能改变重阳节的流传。文化有时候比政治更加深刻和持久,重阳节就是一个证明。不管在唐代、宋代,还是明代、清代、元代,统治者可能不是一个族群,姓氏完全不一样,政策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大家都过重阳节。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