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阳节谈中国敬老文化(6)

摘要:秋高气爽,登临居高,遍插茱萸,九九重阳节将至。然而,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登高、赏菊等习俗,还有这习俗中体现出的尊老敬老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各地重阳节习俗

节日就像中国文化一样,它看起来有统一性,实际上又充满丰富性。中国各地过重阳节,习俗其实相差很大。唐代的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但是不等于大家都这样过。东西南北,各有各的重阳节过法。有的地方注重赏菊为乐;有的地方这一天开始酿酒,据说这个时候酿的酒味道最好;有的地方人们走家串户,互赠礼物;也有的地方人们喜欢登高;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没有山,可又不能不过重阳节,就登楼,用人为的建筑来替代天然的山;有的地方在这天放风筝;还有一些地方在重阳节祭拜神祀。

另外,重阳节也飘洋过海,到了朝鲜半岛、日本。这两个国家过重阳节的习俗,也跟中国不一样。日本主要着重于吃,吃栗子饭祭菊。韩国主要是玩,玩什么呢?外出放风筝。不管是吃还是玩,其实都跟中国的重阳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各有侧重。

重阳节话敬老

重阳节节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正式过大概有1500年左右,时间非常悠久。到了上个世纪,这个节日在继续流行在民间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有些地方开始把重阳节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联系起来。在重阳节这天,提倡大家特别表现一下对老人的尊重、敬爱、爱惜、爱护。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这是一个政府的行为。2013年,这个行为又进一步的升级,变成国家的法定节日。2013年7月1日,中国宣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这部国家的法律中有了明文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所以今天,重阳节按习俗还叫重阳节,而按照最新的政府规定,它也可以叫“老年节”。重阳节和老年节,名称虽不一样,但是内涵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敬老、爱老。这是两千多年来,从九月九日宴饮祈福,到登高饮酒的重阳文化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事实上其来有自,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有深厚、悠久的尊老敬老传统。所以,把这样一个带有祈福性质的节日,明确地和尊老敬老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事情。可以说是回归我们中国文化本身,是把原先一些不那么清晰的东西清晰化了,把不那么明确的东西明确化了,是把比较多元的东西单纯化了。这样,重阳节变为老年节就很自然。

另一方面,之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原有的重阳节进行改造,到了2013年上升到国家法令的高度,把它规定为“老年节”,这是与国际文化和世界潮流接轨的结果。近100年来,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大事,无一不和国际变化紧密相关;没有哪一个中国事件是孤立地、独自地发生在中国内部,而是跟整个国际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