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光:从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2)

摘要: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今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主持人:一些资料上说,毛泽东把自己的作战计划多次递到中央,一直都没有得到反馈?

李大光:对,王明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来遥控指挥当时的中央,他不了解当地情况,因此他就说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是富农主义,是经验主义等等。王明以正宗的马列主义者自居,排斥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就在瑞金做地方工作,但是毛泽东确实是个伟人,受到排斥以后他并没有消极,而是把地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主持人:没错,他在村子周围跋山涉水,跟一些老百姓了解情况。

李大光:对,搞地头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包括地方的游击战。有能力的人到那儿都有能力,像这种伟大的人物,他领导军队,军队仗打得很好,他到地方工作,地方建设也搞得很好。

主持人:对,我记得他当时的身体特别不好,好像是得了疟疾?

李大光:对,得了疟疾。

主持人:贺子珍在旁边照顾他?

李大光:对。

主持人:毛主席在生病的时候也没有休息,挑着煤油灯在那儿研究地图,研究红军的出路。

李大光:对,他提前到于都进行地形侦查,这时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他也知道必须要走这路,所以他就给毛泽东送个信,让毛泽东在那边做前期准备,毛泽东和周恩来达成了战略上的默契。

长征出发时,不打算带妇女和孩子,后来经过斗争,决定带一部分女红军,但是孩子不能带走。所以,毛泽东的一个孩子叫毛毛,就没有带着走,留在当地,让毛主席的弟弟还有贺子珍的妹妹他们两夫妇抚养。后来,这两个人打游击战争,带着孩子不方便,就寄养给了老乡家,后来这孩子就找不着了。

主持人: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毛主席不断地在调整作战路线,调整了很多次?

李大光:对,确实是。红军初期制定的转移方向是到湘西与红二和红六军团会合,在湘西一带开辟根据地,因为湖南一带群众基础比较好。

红军一路突围,国民党蒋介石也不知道他的行动路线,所以刚开始设置的三道封锁线不是那么严密。从于都转移的时候,起初蒋介石并不知道红军的动向,所以说很轻松地就突围了第一道封锁线、第二道封锁线、第三道封锁线。突破第三道封锁线以后,蒋介石他们就判断红军是要北上要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于是,就在湘江布设了口袋,准备把红军歼灭在湘江东岸。

那么,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看出国民党布置的口袋了,毛泽东就非常反对再去渡湘江,去北上和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合。但是由于毛泽东被排斥在军事领导权之外,虽然他苦口婆心去说,但是博古和李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博古负责红军的党务工作,军事上的指挥权由李德全权负责,李德是个德国人,属于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1934年9月进到中央苏区,他对中国的一些情况不是很了解,他的军事理论可能很强,但是对实际不了解。

在博古和李德坚持下,红军还是要渡湘江,由于国民党已经布设了口袋,又有湘江天堑,所以红军这一战打得非常惨烈。

主持人:据说湘江水都被血染红了?

李大光:是有这个说法。

主持人:其中的34师几乎打光了,好像只剩了一个人?

李大光:对,34师打得也很惨烈,当时毛泽东的反对没有被采纳,红军就全力以赴去攻。红军转移以后,后勤辎重全带着走,各种掣肘很多,所以出来的时候是86000人,打了一仗以后就剩35000人,一下损失5万多人,打得非常惨烈。

你刚才说34师,基本上全师被打光了。张震有一个回忆录,他当时是营长,他回忆这场战争,团长牺牲了马上又派一个团长上来,又牺牲了,又派一个上来,三个团长连续牺牲了,他们团也没剩几个人了。34师的师长陈树湘掩护中央红军撤退,受伤被俘后扒开自己的伤口扯断肠子自杀,非常惨烈。

经过这场恶战,红军也突破了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就是湘江。这一仗打完以后,红军觉得毛泽东的一些思想,一些战略战术真是正确,包括高层比如说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都倾向于毛泽东的一些意见,也倾向于让毛泽东重新指挥军事。

第四次突破封锁线以后,李德和博古还想继续北上和红二红四军团会合。这时候毛泽东说不能再走了,再走的话红军可能就全军覆没了,因为蒋介石在后面层层布设了重兵。

由于意见有分歧,毛泽东跟博古、李德基本上都吵起来了,吵得很热闹。这时中央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快马加鞭赶到,飞报情报说前方有国民党的层层布设。在这种事实面前,博古和李德没办法,同意毛泽东的西进战略,这时候红军就调转方向西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到四川,又到云南东边地界了,这是第一次渡过赤水河。

主持人:在长征过程中,毛主席是怎样率领红军摆脱被动,跳出敌人包围圈的?

李大光:这就要说到惊心动魄的四渡赤水之战。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在毛泽东面前盛赞他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当时敌强我弱,上有飞机,下边有围追堵截的国民党。红军3万人,国民党是40万人,兵力悬殊。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