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赵弘:《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8)

(三)下大气力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来分析城市病的话,实际上全国的大城市都面临着“城市病”的困扰,为什么?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巨大的需求被释放出来。大量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城市要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交通条件、住房条件和公共服务,这就形成了一种供求关系。任何一个经济体或者一个城市,供给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来完成的,如果供给不足或者需求超过供给,自然就出现了“城市病”。总得来讲,这就是我们“城市病”产生的最基本背景。我们要给城市“消肿”,至少要控制住新的增量。而同时,从内部治理、交通规划角度来看,我们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整个城市没有按照一个大城市应有的空间结构来进行空间布局和交通供给,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新的课题。

一个城市到底怎么进行空间布局?我们过去提出了卫星城,提出了新城,目标就是多中心布局。多中心布局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实际上没有抓住交通结构。交通结构是什么?经过对伦敦和东京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两个“主导”。第一个“主导”,公共交通要在城市当中占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交通要有能承载80%以上出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才能避免交通的拥堵。第二个“主导”,轨道交通要在公共交通中占主导地位。对于这一条,我们确实认识不到位,现在正在“补课”。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一般性的公共交通、路面公共交通,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大城市这么大空间、大尺度以及这么多人一小时内的快速出行的要求。在这方面,只有成体系的轨道交通能够满足,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轨道系统有不同的运行范围和运行效率。

通过研究国外的交通状况发现一个规律,15公里以内,人们出行以地铁为主;15公里以外,人们出行通常选择地面上的快速铁路。地铁一公里一站,能够满足人们快速出行的需要。快速铁路,类似于北京的13号线,但速度要比13号线快得多,其大站停车的运行方式,保证了30公里之内的居住者能够实现在出家门一小时之内进办公室的要求。30公里到70公里是卫星城的范围,市郊铁路要实行一站式到达中心城的地铁体系,尽可能让站点靠近中心城,使人们通过一次换乘就可以进入地铁体系,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办公室。这也是要保证住在卫星城的人也能够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从家里出来换乘市郊铁路-地铁-进办公室门的出行需求。所以说,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要求来看,过去我们有差距,我们的轨道交通没有赶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心城地铁密度不够,比如东京地铁,无论东西南北都可以找到地铁站口,且每500米到600米就有一个地铁站口,而我们的目标是达到750米,要比人家多出50%的路程。第二个是中心城到达郊区特别是远郊区的市郊铁路更为缺乏。所以,没有通过快速的轨道交通体系和合理的城市设计把人口有效疏解到周边,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摊大饼”就造成了我们的“城市病”。

在“城市病”问题里,还有一些服务的短板,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都要解决。所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大气污染、加强人口调控、实施新一轮的缓堵专项行动等5个方面提出了很细的工作安排。

在综合施策加强人口调控方面,报告提出要继续拆除违法建筑400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开展直管公房违规转租转借和商改住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开墙打洞、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等行为。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综合整治,完成100个市级挂账重点地区整治任务。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完善积分落户标准和政策。

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报告提出大力压减燃煤,实现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抓好重型柴油车管控,推动实施六环路重型柴油车限行。清理整治2570家“散乱污”企业,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开展渣土车专项整治。

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报告提出要新开和优化调整40条公交线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开工建设2条轨道交通新线,2017年新增加运营里程30公里。

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报告提出要实施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完成100家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

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安、城管综合执法等多网融合,推广“北京通”,实施一批智慧惠民工程,积极建设智慧城市。通过信息化来解决现在城市管理中的效率问题。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