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潘建雷:从反复试错到探索定型——近代中国转型的历史反思(2)

(二)中国文化体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与两次转型

如何从历史的视角来定位近代中国转型呢?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化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两次转型。

1. 中国文化体经历的三个历史时期

(1)中原文化时期

中原文化时期的中国,大致以今天的河南为中心,包括今天的晋魏平原、山西中南部、山东以及湖北北部。中原文化时期,中国文明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爆发,就是黄帝部落统一整个中原。“仓颉造字”的传说,实质就是以黄帝部落为中心统一了中原的文字,这对统一文明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原文化时期的文明顶峰是在西周形成了“家天下”的体制。

(2)中华文明圈时期

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中原文化时期经历了战国的255年时间,转向中华文明圈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从秦汉到1840年,顶峰是隋唐时期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以周边国家为中国属国的天下形态。所以,隋唐的皇帝有“天可汗”之称,亦即可汗的可汗。

(3)世界列国时代

1840年,中国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国遇到了与自己等量齐观,甚至在很多方面更加强大的西方文明的挑战。在短短数十年间,古老的中国一败涂地,中国进入了世界列国时代(或者叫全球时代)。今天的中国依然处在这个阶段。

2.中国文化体经历的两次转型

在这三大历史时期中,中国经历了两次转型。

(1)从中原文化转向中华文明圈时期

从中原文化转向中华文明圈时期,从广义上讲,是从春秋时期至汉武帝解决掉分封制问题为止。从狭义上讲,则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可以说,这次转型使中国从少年时期进入成年人时期。中国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之下,通过贸易、战争、通婚等形式内部融合,主动演变,转型升级,这个过程历时255年。我们今天的转型已经经历了170年的时间,很多人说此次转型是不是快完成了?只能说我们的转型已经进入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距离完成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战国时期的文明体量与今天的文明体量,以及所面临格局的复杂程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实际上,近代西方文明转型,从狭义上讲,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到二战结束,历经近200年的时间,才使西方文明进入到定型时期。

(2)从中华文明圈转向世界列国时期

与第一次转型相比,我国第二次转型也呈现出一些特点。1840年的转型是在外力压迫下被动、突然的转型,这个时候的中国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处在一个相对衰败的时期。所以,在西方文明强有力的挑战下,中国文明进入土崩瓦解的状态。第二次转型可以说是老年人重生为青年人、“返老还童”的状态。

在第二次转型初期,中国人就意识到此次转型与以往改朝换代完全不同的本质。李鸿章在1874年的《筹议海防折》中有这样一段话:“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边防在1840年之前主要的问题都在西北,而在1840年之后成东南。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不再是中华文明圈之宗主国。同一时期著名的改革派人士,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有一个著名的判断:“神州不过世界东南之一角。”这个判断与李鸿章的“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道出了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里,而且必须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求生存。

责任编辑:余永峰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