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2016年工作总结与2017年工作思路(5)

街道2016年工作总结与2017年工作思路(5)

核心提示:提高社区整体素质。加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师考试、学历教育考试以及业务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完善社区“错时工作制”、“无假日社区”等工作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做到服务无死角,进一步深入构建和谐社区。

三、市容整治加大力度

提高综合整治标准。切实提高整治标准,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整治改造后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改造后的严要求、强管理,建立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深化拆违工作,建立拆违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巡查,在抓好显见性违章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路段和片区“清剿”式违建清理整治,依托数字城管,组建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拟拆除违建50处,做到现行违章建设零增长,历史遗留违章建设负增长,维护城市环境整齐有序。进一步完善市容环境综合管理机制,强化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机动巡查与定岗定责、关键路段与重点时段相结合的不间断监管机制。

规范小区管理工作。逐步健全市场化监管机制,由外包公司负责各小区具体环保保洁工作,街道将从方向指导的层面对环卫作业标准进行督促考核,要求各公司严格秉持“服务意识”,按照街道制定的市、区、街的综合整治方案标准,带着服务精神,洁净美好辖区。加强无物业小区管理,有物业小区提升管理水平,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计划在今年已完成基础上,明年继续改造1处老旧小区,进一步解决配套设施老化问题,依托物业服务中心外包,保洁延伸等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率先建设规范执法。加强综合整治队伍规范化建设,努力推进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道路。建立街道城、环卫、物业综合培训中心,加强交流和培训,形成适合队伍规范化建设需要的专业化培训体系。提高队员的岗位自豪感和职业素养,提升知识吸收转化能力和综合业务技能。落实检查考核和激励保障措施,把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及时。转变执法理念,确立正确的执法导向。实行重心下移,城管进社区等,深入一线做工作。

四、改善民生促发展

改善宜居新品质。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提升社区服务亲和力,主动服务居民,培养社区邻里和睦氛围,提出辖区居民一年一次上门。提升社区场所利用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居民,使服务场所更温馨,依托“一老一少一普”平台加强各种活动的开展,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固有的品牌于山聊吧、乌山简讯、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特色工作要做好传承与创新,结合当前新媒体手段加强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居民参与度、提升服务质量。

有效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按照低保政策落实全街道低保户的新增、注销、调整工作,鼓励低保对象积极就业,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确保工作无失误、群众无意见。积极做好义务兵优抚金及军、烈属、伤残军人“三属”人员的定补和慰问金发放工作,做好退伍返乡人员的安置和现役军人优待金发放等工作,按时发放抚恤定补费;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费。发挥慈善互帮互助作用,持续做好“永辉爱心卡”、慈善助医卡及低保、低保边缘户家庭医疗救助等工作。借助社会组织,优化居家养老站点服务,因地制宜,努力推进日托所建设,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提高社区整体素质。加大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师考试、学历教育考试以及业务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完善社区“错时工作制”、“无假日社区”等工作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做到服务无死角,进一步深入构建和谐社区。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