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龚学忠熟悉水电,以前在兰州打工一年可以挣五六万元,如今他也回到了三益村,主要负责村里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和钢架大棚的供水供电。“虽然现在工资没有以前挣得多,但我是在给家乡作贡献。”龚学忠说。
村里人说,现在能在家门口务工增收,主要靠的还是龚志荣。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前,龚志荣在兰州通过贩卖蔬菜和经营餐馆发家。选择回乡创业后,他决心把三益村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林业、观光旅游、休闲运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让距离兰州1小时左右车程的这里成为兰州的“菜篮子”。
太石镇书记张鹏程告诉记者,三益村要脱掉贫困村的帽子,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蔬菜产业,借助扶贫政策和龚志荣的能人带动作用,村里目前已建成钢架大棚116个,温室大棚4个,硬件条件已经具备,而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村民去种大棚,种好大棚。
“最重要的是改变村民的种植关键和习惯,让他们看得见温室种蔬菜和地种玉米、马铃薯等在效益上的差距,尽量多地拉动当地村民参与蔬菜产业。”张鹏程说,镇里已和村里协调,计划组织具有积极性的村民到其他大棚种的好、蔬菜产业发展快的村参观学习。
“扶贫不是每户给个5万元就能办成了,还必须要有能帮助村民稳定增收的产业,这样才能帮助村民实现稳定脱贫再不返贫。”龚志荣说,这位致富能人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扶贫新模式,壮大了特色产业规模,也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这个定西的小山村正在逐步实施其通过产业扶贫稳定脱掉“贫困村”帽子的计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