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动力支撑是推动首都基层党建运行的核心要素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永葆不断前进的内生动力。石景山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为主题的微党课,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对党的政治认同。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党支部书记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带领党员“明职责、亮身份、做表率”,倡导“红心引领,入孝出悌,崇文善礼,知乐善舞,亲水护绿,遵规守制”村民文化,党建引领作用显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以“爱祖国、爱航空、爱航天、爱北航”的“四爱”教育为载体,借助新媒体手段,落实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是加强督导考评,将责任压力转化为自觉动力。基层党建工作不能只靠基层党组织“自转”,需要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上下合力,推动责任落实。昌平区制定党建责任、责任倒查和基本制度规定“三个清单”,成立5个基层党建工作巡回检查组,每季度深入基层巡查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平谷区坚持“输血”“造血”并重,安排重点区直部门和实力较强的企业党组织,与50个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村党组织结对,落实“一村一策、精准帮带”工作责任。
三是坚持群众路线,把赢得群众认同作为根本动力。坚持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怀柔区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包村居、千名干部回家乡、万名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帮助村居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实现了全区284个行政村、32个社区全覆盖。房山区持续推动城乡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了“携手共建新农村”“百村帮扶”“连心共建”等工程,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基层党建工作动力来源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必须发挥内生动力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教育引导,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必须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动力激发。要严格工作落实,强化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基层党建工作压力,不断把内在的责任压力转化为外在的工作驱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人民满意标准。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增加群众对党的工作认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