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 (4)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 (4)

摘要: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带动提升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区域分工协作,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为辐射带、文化要素有序流动的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建立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协作机制,形成京津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文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做好总体规划,定期研究并推动解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大事项,加强督促检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作为评价区域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不断推动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围绕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立法、民主监督、建言献策。要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建强队伍,不断夯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根基。

(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更好地履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发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依法、科学、高效的网络管理体制。坚持文化例外原则,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文化企业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推动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推动主管主办制度与出资人制度有机衔接,完善宣传部门有效监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完善资金投入方式。发挥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作用,创新财政资金支出方式,推动由“统钱”“分钱”向“统事”“谋事”转变,提高部门预算和重大项目统筹管理水平,为首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文化事业方面,坚持向列入国家和本市重大文化项目的作品倾斜、向优秀原创作品倾斜的原则,借鉴国家艺术基金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分门类的公益性文化基金,重点扶持社科理论、新闻出版、舞台艺术、影视、文学等领域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和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和集体决策机制,更多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财政资金进行竞争性配置,推动形成“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项目优选机制,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在文化产业方面,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更多采用股权投资、基金、担保、贴息等间接方式,支持国家和本市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文化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对以股权、基金投入方式形成的权益类资产,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文化资金长效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首都文化建设。

(四)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和互联网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适应文化立法需求,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工作,研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等方面的立法。加快健全完善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探索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文化法治教育,强化依法管理阵地。加强和改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维护文化安全。

(五)健全政策支撑体系。落实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央地、市区等不同层级政策的协同衔接,在重大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弘扬、新闻舆论引导、文化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快研究制定突出市场积极作用、体现文化例外要求、展示首都文化特色的配套支持政策,构建系统、立体、完备的文化政策支撑体系。用足用好中央政策,积极争取金融、土地、贸易、社保和文化领域外资进入等方面政策的先行先试。完善文化产业沙龙等决策支撑机制,搭建产业智库平台,针对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及突出问题,及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平台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

(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基层基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引导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基层文化工作在人员配备、设施布局、工作手段、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创新基层工作方法,探索运用政府购买、市场机制、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逐步增加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群众及村(社区)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科学评估工作效果,推动各项工作做到基层、落到实处。

(七)强化服务功能。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在京中央文化单位和企业、全国在京文化展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提供更好服务。搭建全方位文化展示交流平台,提供剧场、人才等多层面的支撑。充分发挥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央属文化企事业单位、首都高校的资源优势,推动形成央地共建全国文化中心的生动局面。

(八)努力形成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强大合力。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单位作用,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担负起主力军职责。发挥发展改革、财政税收、国土规划等部门作用,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保障。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和人民团体作用,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汇聚全市干部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全国文化中心由人民共建、由人民共享。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