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天使”符良玲(3)

“康复天使”符良玲(3)

——用“爱”坦诚相待 打通戒毒人员“回归路”

摘要:她是一个让曾经放浪不羁的帮教对象甘心唤作“妈妈”的人,一个为给戒毒进步青年争取权益“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一个为海口戒毒帮教工作创新出累累经验的人……她就是海口海甸街道禁毒办副主任符良玲。她善良热心、坚强执着却泼辣敢拼,是个六年如一日为帮教对象回归社会而奔波的共产党员。

3.争分夺秒 带病工作与时间赛跑

在采访中,符良玲叨念最多的就是“时间不够用了”。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她,想尽快把社区戒毒帮教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同事,希望能通过努力,推进有利于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的社会收容体制建设,让“渴望进步的青年”有知错改错的余地和自食其力的机会。为此,符良玲仍然争分夺秒地奔波在社区禁毒岗位上,经常忙到不能准时吃饭。

2017年5月8日下午,符良玲在与社区戒毒对象做思想工作过程中突发消化道出血,晕倒在办公室,头重重磕在了办公桌上,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住院第二天,还戴着氧气罩的她却依然放不下工作,医生叮嘱她出院后要休假一个月,要按时到医院复查。但符良玲不仅提前出院,也没有休假,更没有去医院挂号复查。“去医院挂号就要花上半天时间,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我真的不能休假,现在就在跟时间赛跑。”符良玲说。

符良玲翻阅档案。图片来源:个人提供

“她每天都上网了解核对信息,走访帮教对象,制作档案,帮他们申请低保,协调安排就业,日程满满的。”社区禁毒专员刘耀经告诉记者,海甸街道所有戒毒康复人员的情况,不仅详细记录在帮教档案中,更记在符良玲脑子里。何时上门,何时尿检,哪个帮教对象近期有什么情绪波动,反映过什么困难,她都如数家珍。在她的带领下,辖区帮教对象列管率、帮教率达双百分的成绩。

在符良玲的努力下,目前海甸街道共成立48个帮扶小组,帮教成员达到288人,形成了遍布辖区的帮教工作组织网络,社区戒毒康复人员48人全部落实“尿检”,每一个人的地址、家属联系方式、管教民警、帮教人员一一落实到位,每一个阶段的康复帮教成效也一一记载在册。此外,为了破解吸毒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难题,符良玲和街道禁毒办积极会同民政、工会等部门,做好社区戒毒人员的就业安置办理等工作。2016年至2017年5月,共安置就业76人,其中,通过街道设立的两个就业安置点安置就业9人,鼓励支持自主就业19人,再就业48人。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一股子“韧”劲,符良玲竭尽全力地为戒毒康复人员铺就着一条“回家路”。

一个个染毒家庭的生活恢复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就是符良玲7年来收获的一份份特殊的“幸福感”。她同时也希望社会、大众能够给予戒毒人员更多的理解、支持,对他们多一份关怀,多一份接纳,尽可能地给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巩固戒毒成果,让他们回归社会后对未来充满希望。(文中所涉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文字来源:海南省文明办 作者:海口日报记者 陈丽园)

编辑点评

春风化雨,温暖是一剂戒毒“良药”。符良玲是社区戒毒人员心中的“暖心大姐”,她不辞辛苦,7年如一日,让许多社区里的戒毒人员彻底戒掉了毒品,重拾信心融入社会,过上了新生活。她的付出挽回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为她的义举点赞!

责任编辑:李雪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