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强军梦 擘画新蓝图(2)

助力强军梦 擘画新蓝图(2)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转安置工作纪实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军转安置工作、关心爱护军转干部。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为落实安置任务筑牢保障

裁军之年,大江南北的安置故事不断上演。

在广东,南部战区某部技术9级转业干部左卓,在网上选调平台填写完个人资料后,当过新闻干事的他足不出户就被省委宣传部选用了。按照广东的安置政策,团职及专业技术9级以上军转干部实行网上考核选调安置。

在江苏,火箭军某部正连职转业干部张兴旺,没有参加考试,直接报名参加南京市公安系统面试,并被顺利录用。2016年,与张兴旺一同提前免试进入公安队伍的,还有108名营级以下转业干部。他们“走”的是江苏省为军转干部进入公安系统开辟的“绿色通道”。

在新疆,新疆军区某团原政委刘洪涛,在转业干部量化考核中排名第二,走上了自治区党校人事处处长的岗位。新疆军地出台政策,加大向功臣模范、艰苦边远地区、特殊岗位、基层一线转业干部的倾斜力度。2016年,新疆军区共有1097名转业干部选择留疆安置,占总人数的74.1%,比例为近10年来最高。

“接收一名转业干部,就能保留一个家庭,增添几代戍边人;安置好一名转业干部,也能吸引更多转业干部留下来。”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主任刘林福说。

2016年,军队裁减员额30万第一年,在转业干部数量增加,工作开展时间比往年推迟2个月的情况下,全国提前完成5.8万名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同年,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军转干部达到2.88万人,占军转干部总数的49.6%,占符合自主择业条件人数的67%,均为自主择业安置政策实施以来最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惟改革创新者胜。军改开局之年的军转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军转安置工作呈现新气象,得益于军转安置政策制度的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军转安置政策制度顶层设计持续开展并加强。

2012年,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改进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办法的若干意见。

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制度体系。”按照《决定》要求,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保障的相关研究,推动军转安置制度创新发展。

2016年,中央下发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文件,出台了放宽军转干部安置去向条件、师职干部转业年龄条件、自主择业军龄和职级条件、调整编制保障办法、建立自主择业管理服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和倾斜措施。

中央文件出台后,中央国家机关和军委机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有关三个配套文件,细化中央文件规定。

全国军转安置工作会议后,各地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北京、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区市采取公开竞争机制,制定计划、考试考核和接收安置环节全程公开;上海、贵州、青海等省区市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确保转业干部职务安排公平公正;河北、广东等地对转业干部实行分类安置,公开岗位、考试考核、择优定岗……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健全完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制定,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确保了军转安置工作平稳顺利推进,也将这项工作推向全新的历史阶段。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