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开创国土资源管理新境界(3)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开创国土资源管理新境界(3)

三、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体功能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也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全面摸清地理国情家底。摸清地理国情家底,对于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历时3年,全面获取由10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2.6亿个图斑构成的海量地理国情信息,首次取得我国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这项工作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国土空间开发和用途管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日益显现。

全面完成全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数据多、覆盖面广的优势,系统考虑土地、矿产、地下水、地质环境、生态安全等要素,测算承载潜力和压力情况,形成全国及重点区域的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我国城乡建设开发限制性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县级行政单元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判定结果,提出以承载能力为基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政策建议,为国家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建立分类保护、集聚开发、综合整治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打造安全、和谐、协调、开放、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宏伟蓝图。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空间规划体系、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为适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调整完善全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三项指标进行合理调整,既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又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用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启动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土地利用各项活动,促进农村土地有序、规范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四、把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作为解决绿色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统一部署,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一批顶层设计、政策文件、试点示范等改革成果。

逐步将土地用途管制覆盖到各类自然生态空间。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是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机制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印发实施《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推进建立覆盖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的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有效管控和保护。在福建、江西、贵州等6省部署试点,严格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农业、城镇空间,确保依法保护的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服务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根本载体,是重要资源性资产。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出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以不动产统一登记为基础,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体系。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进入快车道。为进一步建立覆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资源市场化配置,出台《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同时,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着力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加大自然资源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产权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