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学生交流。清华大学供图
你能想象,一群中国大学生走进国外大学,用英文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会产生怎样的“冲击波”吗?
“中国为什么能?”2月2日,印度,孟买大学。刚刚听完来自中国的博士生何文天用英文讲解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创新成就与经验”,孟买大学本科生笑丽力就尖锐发问:“你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有更强的执行力?”
“我想她是把中国创新成绩的取得归因于制度的差异。”事后,何文天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但在现场,他旋即给出了答案:“制度的区别并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证明,世界并不只有一种成功的制度和模式,而我的目的就是想向世界介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笑丽力连连点头:“虽然印度的创新发展也很迅猛,但能从你这里直接获取中国创新的信息加以借鉴。”
这个寒假,由22名清华研究生、2名带队老师组成的社会实践支队以“走在新时代,话出中国梦”为主题,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开展社会实践与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紧密结合。
在印度讲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巴西谈中国的反腐成就,在泰国介绍“十三五”规划和中国道路,这群90后说,他们要用英文告诉世界:“中国为什么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