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6)

摘要: 宣讲家网系列节目《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以习近平主席讲话为切入口,每期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引用的经典名句,从中提炼出中华文化的智慧,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本期讲稿,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继承教授将为广大网友讲解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引用的四个经典名句。

那么“大道”是什么?“大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就是互通互融、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强调自己国家优先,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这是背道而驰的。从长远来看,一个背道而驰的政策,终将“大江东去浪淘尽”,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

所以我们再看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理念,比如“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都是有高度的,这个高度就是“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中国的主张符合“大道”,顺应了人类历史的潮流,必将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也一定会展现出勃勃生机。反过来讲,如果某些国家提出自己是优先的,什么事都只盘算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动用一切政策打压别的国家,这是不是历史的潮流?这不是,这是逆流。违背历史潮流的做法,即便是一时收效,从长远来看也一定会被历史潮流所抛弃。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来看待世界的格局,来看待中国的政策。有了这样的高度,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自己身上,外部的压力也就能解决得好,这就是“得其本”。自己强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自己强大就有了解决其他问题的实力和基础。同时,中国提出的一系列主张,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等,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2018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的决议,而这个决议里就提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说明中国的主张顺应了历史潮流“大道”,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同,“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的讲话中引用了汉代王符《潜夫论·释难》中的一句话:“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那么,习近平主席在这个场合引用这句话想传达什么?

文化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对文化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引导、文化自信的树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比如电影、歌曲等,都会影响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人在看一部文艺作品的时候,这部作品的价值观和所要传达的文化精神就渗透下来了。所以,文化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对中国的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深刻阐述了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所肩负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为国家、为民族“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并强调,“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一个国家的真正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哪里?发展经济这是最表层的。一个国家能够生生不息,在历史的大风大浪中间站稳脚跟、经得起考验,仅考虑经济发展是绝对走不远的。一个民族能够持久不息地发展、繁荣,其背后是文化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是精神家园的力量,是正确价值观的力量。所以,一个伟大民族的背后,一定有伟大的精神世界,一定有伟大的文化,一定有伟大的心灵家园。一个没有伟大的心灵世界、精神家园与高远的精神追求的民族,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民族,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多少民族烟消云散,而我们中华民族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文明的河流从未干涸,靠的就是文化。伟大的中国文化所传达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使得中华民族在饱经各种风霜考验时,依然历久弥新,一直走到今天。只有伟大的心灵世界、伟大的文化,才能养出一个民族持久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