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敬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7)

——文化情怀与文化自信

摘要:报告人从本期报告的立意谈起,为广大网友讲解其选题的出处,并列举了毛泽东、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习近平同志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事例,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必然性、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使命结合起来等方面,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所以,如果我们纠结于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落实、落响,看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从传统文化里面吸取养料,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的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而且说这是百年大计。习近平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儒家讲“八慎”,党的好干部郑培民提出了“四慎”:慎始、慎终、慎独、慎微,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要做到慎独、慎微。其实在“八慎”里面,慎独、慎微才是最重要的。独处一方的时候,没人监督你的时候,你能不能身正?处理微小事件,你能不能慎重?

所以我们说,什么叫文化?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按中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我国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张立文先生在《传统学引论》(现在叫《传统学七讲》)里有句比较学术的表述:“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发展的,既凝聚着历史,又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这是两条对文化的解释,一个叫动态描述,一个叫静态描述。另外,古人在《周易》里面还有专门对文化的解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不光是文,还有化,两个字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

网上有四句关于文化的表述,挺有意思,它说文化的第一个境界叫内心的修养,第二个境界是无须提醒的自觉,第三个境界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最后一个境界叫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其实这就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在孔子的忠恕之道里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条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站立起来,也要让别人站立起来;自己想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不是把人家“堵死”,是要共同发展,共商共赢。

第二条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大家都特别熟悉的,自己不想干的也别让人家干,这是为别人着想善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看到一则材料说,著名文化人夏衍同志临终前,在医院20多天昏迷不醒。一天,他突然醒了过来,他的秘书说,你坚持住,我去叫大夫来。只见夏老挣扎着身子,说了最后的一句话:“不能说‘叫’,要说‘请’”。然后夏老闭上了眼睛,去世了。这句话成了他的临终遗言。看到这个细节的时候,我特别感动。这就是文化,他真是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专门提出一句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句话值得我们深刻体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不是外在的,不是高悬的24个字,而是要把它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才有后面的“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其实,早在2005年8月12日的《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里面,习近平同志就专门写有一篇名为《文化是灵魂》的文章。文化是什么,从题目看就很明确,他说:“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讲话中也专门有段话谈文化,他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认识到这一点,你发展经济就不一样了,你那个经济发展就有温度了,就接地气了,就人性化了。”他还说:“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

那么,究竟传统文化要怎么办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源自什么?融入于什么?植根于什么?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温情和敬意。

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说,任何一国的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接着他说:“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