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一年间,上海不负总书记重托,“3+1”剑指制度创新

大江东|一年间,上海不负总书记重托,“3+1”剑指制度创新

初秋的上海,开放气息扑面而来。

《牢记重托担使命,奋楫再创新传奇》《习近平总书记来过之后:六个特别的“点”,定位上海一年》《接续奋斗,上海走好全国发展大棋局的先手棋》……进入11月,上海媒体连日以大篇幅重磅报道上海一年间的奋斗姿态与作为,读后让人心潮澎拜。

一年前的11月4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考察上海。在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向全世界推介了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宣布赋予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对这座他曾工作过的城市提出新的期许: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一年间,上海将座右铭定位于四个“放在”:把上海未来的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据大江东工作室观察,上海举全市之力,铭记总书记嘱托,勇于担当,接续奋斗,在三大任务和进博会一大平台这“3+1”领域都有重大突破,书写了新的传奇。

自贸区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全面开动

一年间,上海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速。

1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仪式只有15分钟,却将中国的开放度提升了几个层次,宣示上海自贸区的试验由便利向自由转变。建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是临港的目标,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

仅仅10天后, 涵盖人才、税收、住房、土地规划、产业集聚在内的50条新政推出,为进一步开放铺路。

短短两个月,临港新片区热气腾腾。9月12日,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或开工,签约总额达110亿元;9月20日,16家金融机构集中落户,并发布金融相关政策;10月15日,15个生物医药项目签约,一系列重大项目签约或开工;10月30日,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中交临港(北斗)科创产业集聚区合作协议,聚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国产化”向“全球化”演进。

10月29日至31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举行,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20多位图灵奖等顶尖奖项获得者与100名院士及中国科学家齐聚上海,讨论科技如何为人类的共同挑战给出方案。更令人瞩目的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科学社区落户临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直通国际最高科技水平的宽广平台。

2

这里,探讨的不是上海的问题和出路,而是探讨人类共同的未来走向,并发出上海倡议——上海的开放、创新与包容格局可见一斑。

科创板:科创企业喜获资本活水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上海领受的又一使命。在中国证监会、上海市有关方面努力下,科创板仅用短短259天便开市交易,创造了资本市场一大奇迹。

3

如今,科创板已开市过百日,平稳有序,正源源不断为科技与创新投入了更多的资本活水,成为撬动中国科技创新的新支点。

至10月29日,科创板共有36家公司上市交易,累计筹资额497.55亿元,市价总值5663.93亿元,累计成交额9325亿元,日均141亿元,占沪市比重为7.3%。与中国的A股市场相比,100天,不到1万亿元的成交量的确不大。但它所呈现的改革张力,值得称道。

科创板的设立,为科创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一个便捷平台。目前,共有160多家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其中不乏不盈利的企业注册并上市,打破了A股长期以来以盈利为导向的上市标准。

作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也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上交所数据显示,从成长性看,科创板企业最近一年营收增速中位数为31.59%,平均数为22.97%。而科创板之外的A股市场最近一年营收增速中位数为17.30%,平均数为11.78%。科创板企业显示了更强的成长性。

科创板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投资习惯与思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有成长空间的科创企业竞相投资。有专家预言,科创板将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特别是“独角兽”“隐形冠军”等企业的吸引力,同时也将增强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投资热情。目前,社会上有关科创板类型的基金也在不断发行,并受到追捧。

长三角一体化:循序递进,精彩开篇

涉及沪、苏、浙、皖的长三角跨区域合作,不断推向深入。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一个星期之后,在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前,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长三角地区应当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已成共识。

6月28日,上海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以更强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地落实。要聚焦目标定位当好龙头,紧紧围绕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

为此,三省一市在多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

11月1日,作为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迈出新的重要一步。示范区任务敲定:集中落实、系统集成重大改革举措,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上海再次担纲 “龙头”。

当天,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在示范区内的上海青浦举行。示范区以及示范区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同时揭牌,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进入施工期。

这个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同时,在三个区县中选择五个镇作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11月2日上午,“推动一体化、打造新高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项目启动大会举行,青浦、吴江、嘉善三地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同时有12个项目平台揭牌,助推三地产业联动发展。

进口博览会:一届更比一届精彩

又到进博会时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拉开大幕。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首创了进口博览会的概念,上海成为首个实践者。

首届进博会成交578.3亿美元,让参展商收获满满。此后,溢出效应显现。一大批项目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一批企业进入中国制造,让世界分享中国市场的目标得以实现。

于是,举世瞩目的博览会效应不断放大。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参展企业也不断创新高,参展企业达到3000多家;参与国家展的国家比第一届增加了24个。国际采购商比上届翻了一倍,达到7000人。以进博会为平台,上海又成了一个云集世界宾朋的“会客厅”。

为了更精彩的进博会,在商务部等相关部委支持下,上海全面发力,精心服务。第二届进博会重点建设工程达13项。随着主场馆改造接近尾声,一批配套工程也陆续竣工。安保服务全面升级,与会宾朋入馆将更加便利快捷。闵行、青浦、长宁等相关区域也全力支持。

本届进博会新增设立会展中心海关、引入大数据管理、简化食品企业注册、压缩审批时限等4项举措。依托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展品申报、信息比对等操作实现电子化。上海海关开设进博会服务专窗和专用通道共计125个,全天候服务进博会人员及展品进出。10月22日,上海虹桥自贸城等18家交易平台获授牌,成为新一批进博会“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

如今,50万采购大军陆续进入上海,正翘首等待着开幕的时刻。与此同时,第三届进博会的招展又开始了!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