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吴文涛:古都北京的水脉与文脉(8)

P20

我们再看一下元大都时期。元大都的兴建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它放弃了莲花池这个小水脉,把都城移到了高梁河水域的大区域,以原来金代在这里修的离宫别墅万宁宫为基础,建造了一座崭新的都城,从此将城市水源的主脉迁移到了高梁河水系,使城市获得了更加充足的水源。这个格局的特点是“方正”,前宫后市。而且有一条中轴线贯穿城市,左右对称体现了他所吸收的中原汉皇帝惟我独尊的政治理念,同时把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游牧民族的观念相融合,将积水潭周边的湖泊一分为二,北边做码头,南边做太液池,为明清紫禁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西岸的两组宫殿是太子和皇太后住的地方,东面是皇帝居住的宫城,三宫鼎立。中间环抱太液池和琼华岛,四面高墙围筑。这个规划布局是古都北京城市规划中的精华展现,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通过它,元大都在皇城宫苑的布局上充分展现了街道建筑的方正严谨和河流湖泊的弯转灵动,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的美。

P21

明代时,北京不再是都城。如图所示,这是明代修的北京城。首先,城垣南移,并且修建了外城。除此之外,明代又修了南海。元代的时候只有太液池(现中海、北海一带);明代在紫禁城的护城河还修了内金水河,使紫禁城的层次与水系的贴合度更高。此外,元朝时从玉泉山独自流入太液池的金水河,到明代也逐渐废弃。通惠河也由于明代城墙南移后,被包入城中,而逐渐湮废。也就是说,明代以后漕船再也不可能进入到城中。运河漕船只能走到大通桥下,或者少量地进入到朝阳门一带。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