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向勇:彰显大国首都气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4)

(二)挑战与不足

1.文化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文化影响力与国家经济实力不符,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出口总额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规模的大小,反映了其文化的流行程度和接受度。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文化贸易的结构、模式、形态。视觉艺术和工艺品类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中占比很高,此类产品主要满足国外受众的物质需求,而那些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满足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的产品占比很低,比如书籍和新闻产品、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这说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加工型的产品,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目前文化走出去依然处在洼地,而且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代工生产,在质控(品质的控制)、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我们缺乏原创的设计,营销品牌打造等能力都处在中低端水平。

如果深入调查就会发现,中国被低端锁定的“半壁江山”行业,诸如鞋子、服装、眼镜、玩具、箱包等,都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分不开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这些产业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生命周期短,在产业链当中也更加接近消费者,我们需要在原创设计、美学营销、体验服务等方面加大审美资本的投入,改变国内外市场双重价值链的“两面夹击”。

2.文化物化形式符号当代感有待加强

文化物化形式符号当代感不强。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过程中,那些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人们精神面貌和文化发展成就的文化符号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导致了国外民众难以形成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完整的、全面的认知,不利于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国文化发展成就。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很多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符号,比如长城、熊猫、汉语、京剧等。《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中餐、中医药、武术是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202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单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讲述杜甫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一生。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首先要从符号层面、形象层面入手,再进一步提升到价值层面、精神层面。

3.文化商品叙事逻辑有待提升

内容质量不高,这是对外文化商品输出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痛点。近年来,虽然涌现了一批如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中国杂技团的大型情境杂技《一品一三绝》等对外文化交流的精品,但是总体来说,精品项目还是比较缺乏的。

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刻板印象,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才能更好地引起国外受众的共鸣。在对外文化宣传推广时,可以展现中国社会的进步、普通民众的生活,将真实的中国、具体的中国展现给国外受众,表现出我国的真诚和真实。

4.文化传播渠道有待进一步优化

渠道不畅是我们的一个弱点。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政府间的交流活动比较多,市场自发性的交流较为有限。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渠道主要来自其本国的新闻媒体,而国内媒体的声音很难被国外民众听到。认知渠道单一导致国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相对片面,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

经费投入不足是难点。我国文化交流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以政府为主,企业和个人捐赠赞助比较少。我们下一步要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增加文化传播的经费投入。

缺少统一有效的组织协调和高端的创意人才。总体来说,我们缺部门、缺制度、缺人才。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工作内容跨度较大,涉及多部门、多领域,我们要从制度上促进部际之间的协作,避免各部门各自为营,造成资源浪费。制度上,相关部门的出访需求和审批制度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文化团体临时接到较多出访任务,有时可能会出现提前报备不足导致交流项目难以实施的情况。文化产品的出口和海关部门的统计制度也存在矛盾的部分。人才方面,能够将中华文化资源转化成优秀文化产品的国际化的高端创意人才极为欠缺。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传播意识,增强了解国际文化市场和具备国际化项目运营的能力。

数字虚拟世界挑战传统价值。这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出新的挑战。数字化是当前信息记录呈现以及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VR、AR等高感知、高体验的终端设备进一步普及,5G技术进一步商业化,大数据、区块链的进一步应用,新的数字技术增强了我们的体验感,并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化虚拟技术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带来很大冲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体验、阐释。艺术的传播手段可以多元化,但是在数字技术的洪流当中,通过消除最初生活和艺术之间的陌生感,从某种程度上把陌生感置换成新鲜感,让观众欣赏的期待值大幅提升,而新鲜感转瞬即逝,在新鲜感消散后,数字虚拟带来的价值会变得难以为继。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更好结合。目前元宇宙备受关注,但距离这项技术真正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发挥理想作用还有很大空间。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