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强国讲堂】刘雪杰:北京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的措施解读和未来思考(4)

2.北京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第一,试点主题。2021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获批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其试点主题就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那么,这一主题是如何确定的?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格局优化,科学规划并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必须着眼于整个城市群空间布局和结构,统筹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系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轨道上的京津冀”是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核心,也是重要发力点。

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北京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轨道交通。

那么,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如何?前面提到,轨道交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地铁规模居全国前列。线网覆盖涉及12个行政区(除怀柔、密云、延庆、平谷区)、14个居住组团及12个办公组团。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运营里程从2003年超过100公里、2008年超过200公里、2012年超过400公里、2017年超过600公里,到2023年将超过800公里。轨道交通路网客流总体呈现“前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稳增长”态势。2019年日均客运量达到1086万人次,之后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不小的波动,目前工作日客流稳定在1070万人次左右,是历史高位的86%。

北京轨道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国际上交通发展较为先进的一些城市对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对比日本东京的轨道交通发展,在轨道站点800米覆盖上,东京20公里圈层覆盖率达59.8%,市域达17.5%;北京城六区覆盖率28.7%,市域达3.5%,而且根据规划,到2027年城六区覆盖率将达39.8%,市域将达5.0%,与东京仍有一定差距。可见,北京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轨道线网密度上,东京20公里圈层密度0.92公里/平方公里,北京城六区线网密度0.33公里/平方公里,到2027年将达0.54公里/平方公里,差距较为明显。另外,北京轨道交通缺少快线支撑。从核心区5公里来看,东京的轨道类型为地铁,密度为3.61公里/平方公里,北京也是地铁,密度为0.85公里/平方公里;从中心区15公里来看,东京是地铁、JR国铁和私铁,密度为1.23公里/平方公里,北京以地铁为主,密度为0.53公里/平方公里;从近郊区30公里来看,东京是JR国铁和私铁,密度为0.83公里/平方公里,北京仍以地铁为主,密度为0.25公里/平方公里;从远郊区70公里来看,东京是JR国铁和私铁,密度为0.27公里/平方公里,北京还是以地铁为主,密度为0.04公里/平方公里。由此可见,北京轨道交通主要服务范围为中心城区,且类型较为单一,站线间距短、站站停,在长距离、快速通行服务中不具优势。

第二,试点目标。坚持“三个优先”,即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基本理念;全力打造“四个一流”,即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轨网完备、服务优质、衔接高效、技术创新的现代化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

试点工作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通过1-2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京津冀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协同推进效率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第二阶段,通过3-5年时间,取得系统性成果,主要体现为在区域多层级轨道交通网、一体化交通枢纽、乘客出行服务、优化轨道线路运营模式、实现分类分级安检、完善防汛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成果和典型经验。

第三,试点任务。北京开展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以聚焦“轨道上的京津冀”为主题,做优做强轨道交通,并形成两大试点任务。

任务一:京津冀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强调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一是完善轨道交通多层级网络。打造京津冀区域多层级轨道交通网,推动“四网融合”,优化各层级轨道线网之间的衔接,加密中心城区与重点功能区轨道线网。统筹研究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城际铁路。推动铁路客运和货运外环线建设及大型货运站功能外迁,释放铁路既有线路运力,开行市郊铁路。中心城区加密完善线网特别是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线网。

二是建设“站城一体”、高效便捷的交通枢纽,推动各层级轨道线同站换乘,完善枢纽内外交通配套设施布局。“轨道上的京津冀”强调的是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和沿线土地协同发展,创新开发模式。开创城市布局和轨道交通站点协同发展模式,推进轨道项目沿线用地管控要求试点,并开展“轨道+土地”的试点,提升轨道交通与周边的通达性,完善枢纽周边慢行系统配套设施。

三是提升乘客出行服务。打造衔接顺畅、信息共享的出行环境,建立交通一体化共享信息平台。推行安检互认,实行国铁、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衔接,建设站内导航、召援系统,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推进利用铁路富余运力提供城市通勤服务,逐步推行国铁、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一体化方案。

任务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创新发展,强调提升服务品质。一是通过灵活运营组织,提升轨道运输服务品质和乘客乘坐体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行图,提升运载能力、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比如,在提升运力方面,改造信号与供电系统,缩小通勤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并推广多样化、差异化、灵活智能的运输组织模式。

二是优化城市轨道线路跨线、跨公司运营模式。打造贯通运营模式,完善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协同的指挥调度模式,加快推进互联互通,优化行车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与换乘便捷性。

三是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分级安检。推行“信用+”大客流快速安检新模式,实现智能化分类分级检人、智能化精准检物,提高旅客进出站效率。

四是研究推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复线化改造,提高运能。

五是完善轨道交通防汛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能力,健全轨道交通防汛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研究轨道交通不同区域在不同汛情下采取相关措施的标准及操作规范。

六是推动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搭建多维度乘客服务平台,实现“北斗+5G+空间数字化”等技术突破并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