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以下《通知》),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
网络时代微短剧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之微短剧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快,以及适合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内,比如工作间隙、通勤路上等,快速地享受一段精彩的剧情,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因此微短剧发展势头高涨,且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新兴热门业态。甚至被大众戏称为“解压神器”和“电子榨菜”。据CNNIC报告,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其用户规模更是超越了网络外卖、网络文学、网约车和网络音频等多类基础数字服务,稳稳地占据了数字生活的重要位置。据测算,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约 35%,甚至有望超过内地电影票房,并且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0亿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微短剧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微短剧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容,“日进斗金”的微短剧行业日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有的创作者利用“爽文化”中“霸道总裁爱上我”“算计狠毒恶婆婆”等元素吸睛,渲染家庭矛盾,宣扬畸形婚恋观和拜金主义,不断挑战创作道德底线;有的制作方为了赶热点、赚快钱,极力压缩制作周期,一味拼流量、抢速度,导致创意萎缩;还有的甚至通过诱导付费观看,欺骗中老年人掉入反复充值、高额充值的消费陷阱。尤其在逐利投机的心态影响下,少数微短剧不仅存在盗版、侵权、价值引导不良等情况,甚至为了博取流量,一些低俗、擦边的乃至违法的内容也时有出现。长此以往,既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乃至反感,也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强化监管,让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常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微短剧行业正经历着从野蛮生长向精品化、规范化的重要转型,强化监管,推动着行业逐步告别过去的粗放模式迫在眉睫。也就是说,面向未来,要让微短剧从单纯追求流量的“爽剧”模式,迈向更具内涵、更有品质的高质量创作新阶段。即微短剧既要有高流量,更要有高质量。唯有如此,才能弘扬正能量,赋能千行百业。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各地职能部门要以《通知》精神为抓手,一方面,强化正面引导,对那些导向正确、题材精妙、制作精良的微短剧予以鼓励支持、宣传推介,突出价值引领;另一方面,对那些低俗庸俗媚俗、偏离主流价值导向,宣扬拜金、斗富、炫权、享乐、暴力的微短剧制作方和传播平台,以及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大治理力度。同时,相关平台和制作方也要加强自律,强化精品意识,严格落实审核把关责任,力求以更多精品佳作,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颖、独特的观剧体验,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良性循环,去拥抱微短剧这片产业新蓝海,也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