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研究者必须拿起批判的武器,对西学观念及其话语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对其深刻影响下的中国文学研究状况进行诊治,对其隐含的思维方式、理念取向、价值系统对中国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性倾向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清除。...[详细] 时间:2016-04-25 14:26 查看:652次 标签:马建辉中国文学西学话语体系西学观念
仁恕通和之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和源泉。以时代精神进一步激活它的生命力,不仅能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东方智慧和经验。...[详细] 时间:2016-04-25 14:20 查看:783次 标签:牟钟鉴时代精神传统文化仁爱
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思想斗争、思想划界之后,将会出现一个以综合、融和为指向的思想生态。不妥协、不屈服、不融合的思想姿态将很难适应这个即将到来的综合时代。...[详细] 时间:2016-04-25 14:11 查看:1018次 标签:喻中思想融合社会思潮
礼貌和礼仪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礼的精神内核是一个“敬”字。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也就是说,在礼仪的场合,如果没有庄敬存在,就不值得一看了。...[详细] 时间:2016-04-25 08:43 查看:772次 标签:刘梦溪礼貌礼仪庄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对社会成员理论与实践困惑和迷茫的焦点问题进行解惑释疑、价值辨析、价值澄清、价值疏导等,要迎着人们思想问题而上,而不是躲开或绕开人们的思想困惑问题进行空洞说教。...[详细] 时间:2016-04-22 09:58 查看:918次 标签:王淑芹文化核心价值观精神信仰
中华传统君子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文化体系,其精髓是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人生观,弘扬君子文化精神有助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详细] 时间:2016-04-22 09:47 查看:983次 标签:周玉清传统文化君子文化当代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内部多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中国政党制度不仅与苏联、东欧国家区别开来,也与西方的多党制区别开来,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经济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向各个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开放政治过程,形成了一党主导下的开放型政党制度。...[详细] 时间:2016-04-22 08:58 查看:1164次 标签:郑永年中国文化民主政党制度
在时代的浪潮面前,我们或许无法阻挡某些趋势的发生,但我们至少可以为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守住几家书店,守住一些文化,守住这方文化的清泉。...[详细] 时间:2016-04-21 09:43 查看:655次 标签:杨鑫宇书店文化台北信息时代
“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掌声就是心声,电影没有辜负观众,观众也不会辜负电影。希望从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开始,公众能给我们的文化产品,报以更多、更响亮的掌声。...[详细] 时间:2016-04-21 09:37 查看:472次 标签:张铁电影院鼓掌文化需求北京国际电影节
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详细] 时间:2016-04-19 10:13 查看:2172次 标签:核心价值观理论指导中国梦社会主义
在创新与经典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应该承认文学经典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学资源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与模仿具体文学作品,使之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写作甚至思考方式,才能对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详细] 时间:2016-04-18 13:33 查看:729次 标签:霍艳80后文学创作局限
加强国学研究,复兴传统文化,让我们对古代优秀文化真心引以为豪,如此才能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性之发展。...[详细] 时间:2016-04-15 10:12 查看:2358次 标签:张军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
“十三五”时期,将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大局,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积极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详细] 时间:2016-04-15 10:08 查看:1144次 标签: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十三五”规划纲要文化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优秀文艺作品应当反映生活的本质,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古往今来,那些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都是因为承载了真善美,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文艺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外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浸润着民族精神的有益滋养。...[详细] 时间:2016-04-15 09:52 查看:417次 标签:刘奇葆文学价值中国精神文学创作中宣部部长
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详细] 时间:2016-04-14 14:40 查看:1817次 标签:莫砺锋唐宋诗词现代意义人格思想境界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必须牢固树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理念,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详细] 时间:2016-04-14 09:52 查看:820次 标签:郭建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国的崛起不是一般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影响力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本身的福祉,同时也与整个人类社会相关。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高自大。中国的崛起、发展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支撑。...[详细] 时间:2016-04-14 09:47 查看:862次 标签:韩震民族振兴核心价值观国家崛起
文化设施大多得依靠公共资源来建设,若要引领文化,公共部门首先得树立起对文化的敬畏,对错别字有点“洁癖”。培育文化,不是把一块招牌挂上去就完了,还需要彰显它的精神价值,呵护它所承载的文化记忆。这些,肯定不能靠“包容”错别字的心态来实现。...[详细] 时间:2016-04-13 10:46 查看:468次 标签:王子墨错别字文化旅游景点文化设施敬畏之心
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详细] 时间:2016-04-13 09:40 查看:707次 标签:李辉地名文化文化保护回家的路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曾如此论述文化遗产的意义:“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惟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详细] 时间:2016-04-13 09:35 查看:575次 标签:陈凌文物文物保护城镇化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