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不仅是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对内部心灵的一种精神。一个不能首先与自己为友、不能本身发心善良的人,是无法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友善关系的。...[详细] 时间:2014-09-12 13:53 查看:633次 标签:友善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有很多具体的说法,但是我认为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培育”首先是一个内在的涵养过程,是内心世界的一个价值涵养过程,是价值主体的一个自觉过程,即所谓的“内化于心”。...[详细] 时间:2014-09-12 10:20 查看:664次 标签:复兴文明价值
我们不但能将历史上舜帝孝道的故事讲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今天要在现实中从行动上把它体现、演义出来。如果能够在“孝道”上探索出一条适应现时代的新理论、新实践,那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中贡献出一笔“可观”的精神资源!...[详细] 时间:2014-09-11 14:28 查看:2214次 标签:传统文化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入深水区,解决上述信仰缺失等问题,仅仅是传统信仰的偏重或重建,可说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种传统信仰方法,无法解决社会大众对于政治及其代表的信任危机。所以,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问题,既关乎个人的精神关怀、信仰认同,同时也是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内...[详细] 时间:2014-09-11 10:19 查看:894次 标签:信仰中国人
社会主义文明十分重视经济在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中的共同作用,在让经济总体逐步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让其进一步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当然,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其社会条件,滞后与冒进的做法都不是明智选择。...[详细] 时间:2014-09-11 09:57 查看:320次 标签: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中国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历史虚无主义几乎是否定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历史的必要性,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失去了意义。如果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像某些人错误地描述那样,都是一团漆黑,要全部否定,连中国人的性格深处都有难以改变、丑陋的劣根性,试问...[详细] 时间:2014-09-10 14:46 查看:1068次 标签: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种族主义
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为重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安全的维护、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必须建立在文化开放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详细] 时间:2014-09-10 14:35 查看:122次 标签:法律文化
心态是价值观的反映,更是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良好的社会心态同核心价值观一起构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快速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客观环境决定了社会心态的复杂性。...[详细] 时间:2014-09-10 10:34 查看:634次 标签: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世纪40年代,中国灾难深重,人民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面对这样的现实,年轻的汤一介深感痛心和困惑。1943年他曾经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写过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并愤激骂世,因此获得了“汤八蛋”的绰号。...[详细] 时间:2014-09-10 08:56 查看:345次 标签:习近平汤一介国学泰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意蕴。...[详细] 时间:2014-09-09 13:58 查看:543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
在追求公正的社会进程中,制度会有缺漏,人心也会受蒙蔽,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有识之士,以“留得丹心照汗青”的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保证无愧我心,留待青史正名。倘若当下境遇有所局限,那便将公正的判别交由时间和历史。...[详细] 时间:2014-09-04 09:18 查看:696次 标签: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一段话中的“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很重要的关键词,也表明...[详细] 时间:2014-09-03 10:14 查看:524次 标签:《大学》精神生态价值
中华文化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数不胜数,表现方式也丰富多彩,对于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具有借鉴作用。...[详细] 时间:2014-09-02 10:14 查看:477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以“仁爱”思想为核心的仁、诚、忠、恕、孝、悌、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了中华民族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和独特精神标识。...[详细] 时间:2014-09-01 14:34 查看:305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
要说明人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差别,最好是采用比较说明的办法,所以我们要先从西方法治社会的根源说起。西方法治社会的源起实与他们的宗教观念有密切关联。...[详细] 时间:2014-09-01 14:33 查看:399次 标签:文化人治法治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取舍。国粹主义和崇洋媚外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可取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方法来对待外来文化,这是我们今天开放的中国对待外来文化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详细] 时间:2014-09-01 14:18 查看:659次 标签:糟粕传统文化精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提出了“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改革顶层设计最高决策机构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内的第四次会议把“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揽子改革方案中的重大改革...[详细] 时间:2014-09-01 10:29 查看:381次 标签:中国舆论媒体融合
社会组织细胞中的每个人在一个国家的强盛和一个民族的进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而这些“核心价值体”既是兴国之魂,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归根结底作用在每一个社会公民。...[详细] 时间:2014-09-01 10:27 查看:3362次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准则,就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作用,并借用政策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和普遍性来获得民众的价值认同。...[详细] 时间:2014-08-29 13:24 查看:506次 标签: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不同社会的法治理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封建时代,法治是为维护封建主义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服务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法治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服务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详细] 时间:2014-08-29 09:40 查看:447次 标签: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