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守法还不是普遍常态的情形下,现在要做的是严格执法,回归到全面、严格执行达标排放这一基础的管制手段上来。只有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打下环境法治基础,才能逐步提升环境标准。...[详细] 时间:2015-09-17 10:00 查看:450次 标签:常纪文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环境质量
在加紧推动“能源法”立法进程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源头治理和调整能源结构,实际上与这一正在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形成关照呼应之势,有助于污染防治法与产业调控法在立法目标和法律机制层面形成互补和互动。...[详细] 时间:2015-09-17 09:57 查看:718次 标签:于文轩大气污染防治法治霾环境保护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耗大国而言,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将对我国能源安全、生态建设、技术进步、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详细] 时间:2015-09-16 14:56 查看:871次 标签:陈元可再生能源生态安全环境保护
我国区域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如北京、上海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东部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但中西部地区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自治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东、中、西部完成工业化进程相差10年左右。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远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的边际产出要低于东...[详细] 时间:2015-09-15 10:13 查看:1078次 标签:吴舜泽“十三五”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京津冀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口、产业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无法合理疏解。虽然三地产业结构具有很好的梯度特性,但目前尚没有实现协调发展。除此之外,人口结构的失调性问题也非常突出。...[详细] 时间:2015-09-15 10:11 查看:377次 标签:王丽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结构性失调
物质文明建设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注重和保护生态的新路,包括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壮大环保产业,实施清洁生产。...[详细] 时间:2015-09-11 14:24 查看:662次 标签:覃正爱生态文明生态建设政治文明
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亟待改革的都是“硬骨头”,改革难度加大。从影响经济下行的原因看,不论中长期还是短期,环境只是影响我国经济下行的因素之一,并不是最重要因素。...[详细] 时间:2015-09-10 13:58 查看:1247次 标签:环保部环境保护数据经济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极为复杂,仍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难题。随着认识和测试水平的不断提升,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渐被揭示,也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科技需求。...[详细] 时间:2015-09-06 09:47 查看:506次 标签:曲久辉生态环境科技环境污染
制度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表征,没有系统完善的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绿色化就难以实现。...[详细] 时间:2015-09-02 13:08 查看:1621次 标签:李俊然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绿色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实践的结果。因此,守住生态红线的实质就是生态红线的划定和保护能否落地生根。...[详细] 时间:2015-09-01 14:41 查看:837次 标签:胡家忠西部生态环境哲学思维
今年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10周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山”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详细] 时间:2015-09-01 09:12 查看:1113次 标签:银山金山“两山”重要思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靠党和国家,更不只是八千万党员的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在思想和实践上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可能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实现。...[详细] 时间:2015-08-26 14:33 查看:1077次 标签:陈正用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天人合一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是绿色之路,它维护沿线国家的生态利益,有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整体谈判能力,进而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详细] 时间:2015-08-25 13:58 查看:373次 标签:周亚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带一路
绿色化,一方面强调生态环境的生产性、发展性功能,另一方面强调生态环境的生存性、宜居性功能,强调确保和提升生态环境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标准,强调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求,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绿色化是一种改善民生、普惠民生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5-08-25 13:38 查看:432次 标签:林柏绿色化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发展观念,强化担当责任,更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减排节能。每个人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损害,人人都是施暴者,人人都是受害者。换言之,早日破解“心肺之患”,是公众的共同期待,也是公众自身时不我待的责任,不仅仅是相关部门...[详细] 时间:2015-08-25 09:26 查看:290次 标签:郭立场终身追责生态红线生态环境
最近3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但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在这一背景下,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认知,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详细] 时间:2015-08-25 08:43 查看:553次 标签:潘家华生态文明工业革命可持续发展
党政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就会自学地行使手中的权力,担当起为人民大众谋福祉的责任。 然而近些年来,唯GDP论英难的政绩观,导致了许多党政领导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也要招引进一些不该或不适宜的企业以获取眼前的政绩,而忽略随之而来的各种毒瘤隐患。...[详细] 时间:2015-08-24 09:11 查看:469次 标签:赵瑞“牛鼻子”生态关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观
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往往在层层干预下不得已而为之,很多基层不得不面临干预、插手环境问题及部分职能部门的介入等工作实际,出现“为之与不为”的难于决策的二难选择,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更多的是人的问题,导致责任混乱、权责不明以至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详细] 时间:2015-08-21 09:08 查看:500次 标签:曾义生态环境环境底线生态建设
在我国,同规划相比,政策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其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广,历时更久,而且影响发生之后更难处置,因此对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更积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5-08-20 14:02 查看:309次 标签:温香彩环境生态保护政策
当前,我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全国人民的现实需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详细] 时间:2015-08-19 09:14 查看:1693次 标签:王文录生态文明绿色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