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国家绿色化战略的主动作为,中国希望能和国际社会一道,化挑战为机遇,加快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详细] 时间:2015-07-02 09:45 查看:625次 标签:徐华清气候变化中国贡献低碳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和国内需求高度一致,国内外两个大局互相促进、互相支持。低碳发展战略的坚定实施,不但有益于当代人生存环境的改善,也将惠及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战略目标并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都具有深远意义。...[详细] 时间:2015-07-01 16:12 查看:1019次 标签:杜祥琬气候变化低碳环境污染
中国的传统是“言必信,行必果”,在完成向全世界做出的承诺方面,中国有着极高的信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中国的低碳转型、路径创新,世界发展格局的面貌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详细] 时间:2015-07-01 10:13 查看:887次 标签:邹骥气候治理气候变化国情
从事前预防类制度、行为管制类制度、影响诱导类制度、事后补救类制度等方面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详细] 时间:2015-06-18 09:36 查看:482次 标签:郑震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环保
准确理解和科学划定,是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前提和基础。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是指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低数量限值,具体包括资源...[详细] 时间:2015-06-16 10:06 查看:1027次 标签: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绿色发展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需要全民参与,但是,要形成共识又很难,提高全民的环境自觉需要包括环境公益机构在内的专业组织,去“帮助我们全国人民提高整个环境的自觉,来保卫我们的家园”。...[详细] 时间:2015-06-12 15:16 查看:363次 标签:吴敬琏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建立环境保护部门与税务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应该是环境保护税征收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这种机制的建立首先应制定配套制度,明确两部门之间不仅有协作关系,还有监督制约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强调协作配合。...[详细] 时间:2015-06-12 14:34 查看:258次 标签:刘勋环境保护税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保执法
环保是跨越国家界限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付出共同的努力和行动,而“一带一路”战略完全可以成为凝聚这些努力和行动的纽带。决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中国,理应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追求生态文明,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进而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详细] 时间:2015-06-12 13:26 查看:365次 标签:弗雷德·克虏伯一带一路生态文明环保
中国如此重视生态文明,是出自一种广义的社会主义视角,同时受到马克思的分析理论和中国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及现实语境的多重影响。与西方不同,中国的土地仍是国家或集体所有。这恰恰说明,“中国倡导建设生态文明是西方式生态现代主义的直接产物”这一种说法是错误的。...[详细] 时间:2015-06-11 10:32 查看:397次 标签: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文明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实现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配合,形成科学有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详细] 时间:2015-06-11 09:54 查看:1317次 标签:李祎恒水资源利用水污染生态环境
国家审计是对国家的资金、资产、资源运动进行监督、评价、鉴证的高层次专业检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要求强有力的监督以保证其顺利实施。...[详细] 时间:2015-06-11 09:04 查看:634次 标签:黄昌兵国家审计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推行绿色消费,需要每个人的消费活动都符合生态文明理念。消费是人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每一项消费活动对资源、环境、生态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的消费绿色化。...[详细] 时间:2015-06-11 09:01 查看:761次 标签:钱易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活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建设宣传引导工作的研究,在内容与形式上着重民众的接受性,让节约用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详细] 时间:2015-06-10 13:27 查看:703次 标签:周文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发展起航点,科学布局生产空间,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环境优化。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转化。资源禀赋差异、环境承载力强弱不等的客观事实使得我们必须走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结合现实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条件...[详细] 时间:2015-06-10 09:08 查看:1090次 标签:龚迎春文明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本质上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推进环境保护离不开经济的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推动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充足的环境要素供给,稳固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坚强的环境管理保障,二者绝非对立的双方。...[详细] 时间:2015-06-10 08:57 查看:919次 标签:经济新常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把绿水青山作为核心竞争力,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详细] 时间:2015-06-09 14:00 查看:559次 标签:李裴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绿水青山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不能只针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和个人,也应终身追究其责任,使更多人树立权责一致意识,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环境保护上有所作为为,不负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期待。...[详细] 时间:2015-06-09 08:54 查看:1501次 标签:高桂林生态环境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在“保护优先”价值取向下制定游戏规则的创新性工作,又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继承、改革与发展。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又要稳慎探路、有序推进。...[详细] 时间:2015-06-09 08:43 查看:625次 标签:王毅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行山水林田湖整合治理是关键。林业专家表示,1公顷森林每年吸收尘埃330吨至900吨、二氧化硫720公斤、二氧化碳1005公斤,涵养水分3000吨,而河北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0%左右,虽然和全国数字持平,但相对于干旱少雨的河北省就显得明显...[详细] 时间:2015-06-02 14:47 查看:335次 标签:雷汉发农业现代化地下水深化管理
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等战略重点,在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中,切实增加其生态环境的投入比例。同时,还要通过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压缩行政支出及一般经济建设支出,从而为增加生态环保投入创造条件。...[详细] 时间:2015-06-02 14:44 查看:371次 标签:苏明财政生态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