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12)

核心提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几点特别重要。一,应该以社会公正为依据来进行基本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二,应当发掘并用好中国应对社会矛盾的独特优势。三,建立公正、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四,应当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初级民生保障体系。五,要控制好几个特别重要的具体变量:通货膨胀、大学生就业、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

另外,除了基本面的优势以外,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应对社会矛盾问题的独特优势。一个优势就是强大的举国动员能力。在1亿人口以上大国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举国动员有它的两重性,用不好的话就是容易成为大跃进,造成很大浪费,但用好的话来说是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大的灾害和社会矛盾问题。我们举国动员能力只要与民众利益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是正面的。举国动员能力用好对于应对大的各种灾害和社会矛盾问题是很奏效的优势。第二个优势是家庭的重要缓冲作用。我们现在正在享受人口政策的红利。每个劳动力人均负担人口系数的降低,就是我们的人口红利,如果一家有三四个孩子的话,那生活水准会降低一半,所以,我们经常强调人口红利是经济和生活方面的人口红利,而还有一方面的社会的红利很少被看到,就是对社会安全所起的有效作用。比方说,现在许多家庭的结构都是“四二一”结构——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一个青少年,我们知道青少年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假设这个青少年要走上街头游行,就六个人把他往家里拽,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都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去参加冒险的活动,三劝两劝就劝回来了,这就是把冒险的行为往后拖的力量。再说,这些家庭的孩子普遍受教育程度也高,家庭责任感都是有的。现在人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稳定的力量。

第三,应该建立公正、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第四,应当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我们一开始就谈到,我们国家社会矛盾的第一特征就是社会矛盾直接集中在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部位。换句话来讲,民生没有得到应有改善是引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他还把民生的导向、民生的内容做了一个归类,指出现在初级民生保障体系包括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教育问题)、劳有所得(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病有所医(公共卫生保障体系问题)、老有所养(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体制)。建立这样的体系花不了多少钱,就全国来看,用我们实际财政收入的1/8就能完全满足这样的需求。别的国家财政的50%60%是用于民生的,而我国现在只有10%20%用于民生,而实际针对民生的有效投入就更少。例如教育,大量的钱投放到大学城,实际用于教育的很少。进入有效的民生领域的钱如果达到20%,我们的民生问题就能全部解决,用远远低于别的国家的成本来全部解决我国的民生保障体系的问题。这个体系一旦建起来,一是意味着我国民生状况大幅度改善。二是意味着我国经济消费内需拉动将迈上一个巨大的台阶。我们国家经济现在是三大拉动力,出口拉动、投资拉动、消费内需拉动。而我国现在畸形地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真正上不去的原因是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改善,大量的中低收入者有点钱也不敢花,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到位,他们要进行自我的医疗、养老保障。如果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的钱相对来说就多一点,可以多花一些,这样消费内需拉动就会迈上巨大的台阶。三是确保我国安全运行。社会矛盾主要的根源是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解决了,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的安全稳定可以得到极大的保证。四是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大幅度的巩固。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