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15)

以铲代枪:14万华工奔赴一战(15)

索姆河蜿蜒流淌在法国西北部的丘陵和平原上,最终静静入海。在离当年索姆河战役战场不远的小镇努瓦耶尔,有一座华工墓地,这里埋葬的全是当时英军第四集团军管辖的中国劳工。墓碑中文铭文记载着死者籍贯,几乎全是山东籍的,有历城县、牟平县、寿光县、文登县、荣成县……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秦梦之、王兆元、徐振河、张胜月、腾书德、王卫福……这里的842 名华工是在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之后最终骨埋于此?今天墓园的管理者竟为后人搜集到当年目击者口述而编成简介。资料中记载,一位法国老太太Salle夫人对华工当时遭受虐待和体罚的触目惊心的情景有这样的描述:“相信我,25年后的盖世太保比起这些英国人来一点没有创造。”无法忍受虐待的华工甚至在营房里挖一个地洞把自己埋进去,直到战后几年后,营地被拆除时,其尸骨才被发现。对飞机尤其对轰炸机,从没有见识过的中国农民被这些神话里的妖怪般的东西吓疯了,不顾一切地冲出营房,在田野中疯跑,边跑边喊。这就是华工营里之所以有一个专门的疯人院的原因。至于他们的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疾病,寒冷,体罚,饥饿或营养不良,非人的劳动,气候的不适应,或者干脆因为各种原因的枪毙。Salle夫人说:“他们刚开始像牲畜一样的被掩埋,有的甚至头部都露在地面上,因为他们是被竖直了埋下去的!直到需要抹去不愉快的记忆时,英国人才来修建了这座公墓……”资料中记载,Salle夫人在谈话中,竟然5次用了这样的话:“太恐怖了!”

然而,活着人又是怎样呢?1921年,最后一批华工酌酒同胞的坟头,登船回国,此后,他们在中国持续的30年战乱中销声匿迹。

11月11日,对法国而言是个特别的日子。87年前的同一天,一战停战协议正式签署。此次战争中,被动员参战的法国士兵约有850万,阵亡140万。停战协议签署后,法国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缅怀烈士和死难亲人,11月11日因此成为公假。依照惯例,总统或总理会在这一天向有功官兵及幸存老兵颁发奖章。至2005年参加过一战的法国老兵仅存17人。随着历史尘烟的逐渐消散,法国人看战争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去年纪念日前,法国有5家电视台播放了一部视点独特的纪录片《为了大战中的中国人》。片中记录了一战期间,法国和英国需要大量劳动力替补工厂或农场里的岗位,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中国劳力签订合同。从片中显示的合同原件可以看到:中国劳工每天工作要10个小时,报酬仅为5法郎(英国早期由威海卫招工每天仅1法郎)。尽管条件艰苦,但仍有近15万中国劳工背井离乡。他们被运到欧洲大陆的方式、他们的住宿条件、他们的工资收入都令人瞠目结舌。法国配音员以难以置信的口吻说,中国人的坚忍是难以形容的。到达异国后,他们纷纷学会法语努力适应生活,可是,对食物的不习惯和对新环境的难以接受却始终困扰着他们。

那些留在法国的中国劳工大多让自己的后代接受法式正统教育,而黄皮肤和黑头发却时刻提醒着那些流淌着中国血液的人:故乡在东方。如今,中国劳工的后代都已年过60。他们有的通过翻译旧信找到祖籍和亲人;有的求助使馆渴盼落叶归根。片中,一位垂暮老者泪流满面地对着镜头说:“我一定要去一次中国。这是我最后的心愿。”目前,一战期间的15万中国劳工仅有两位健在,其中,一位于1997年回到中国安享晚年,另一位时年百岁仍住在法国。其余人多因疲惫劳作魂断他乡。

70年之后的1988年,法国政府向吕虎臣、曾广培两位老华工颁授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98年,法国政府在巴黎13区中国城内竖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中国劳工的贡献终于获得尊重。这一承认,是战后留在法国的3千多华工和他们的后代80年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是最早在欧洲大批定居的中国人,其中多数又是从温州来的,从此开始了连绵的温州移民史。

相比之下,在东线战场服役的华工不为人知,但却更富传奇色彩。有资料显示,一战结束后就有4到5万中国人加入了苏联红军。其中最有名的是张福荣和任辅臣,他们曾经分别担任独立的中国军团团长,领导中国劳工组成的中国军团,在与俄罗斯白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在苏联史上留下光辉一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都加入了苏联国籍。其中很多后来被派往远东地区组建营地,收容和训练从中国东北撤出的中国和朝鲜的抗联战士,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和二战末期苏联军消灭关东军发挥了重大作用。朝鲜后来的领袖金日成就是从这些营地中被红军选中的。

换回的中国地位中国今日之发展、富强、变化和进步,首先和几乎全部归功于神圣的中国劳工……

正是一战期间中国劳工的大量输出,才使得中国作为参战国加入了协约国一方。

英国和法国逼段祺瑞政府加入协约国,这样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合法”地在前线使用大量的中国劳工,由此,作为协约国一方的中国劳工被推到了一战中敌对双方的最前线!这是英国和法国逼中国加入协约国的真正目的。而在段祺瑞政府宣布中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之前,中国劳工主要是在英国和法国后方的工厂干活。

尽管中国劳工在欧洲出现,是一种历史的悲剧,然而,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走出国门,这也是欧洲人零距离接触中国人的开端。尽管第一次踏上欧洲大地而且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劳工是那样目光滞呆,那样不适应陌生的环境,那样与欧洲人格格不入,然而,他们对突然陷入的恶劣环境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却迅速引起了欧洲人的刮目相看。也许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赢得了异邦人的恻隐之心,继而,由相识到认同,这是中国人融入国际社会的起始。此为从微观上即民间演变的视角来认识发生于一战期间的中国劳工现象。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