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春节已过,但安徽省安庆市发改委产业科的官员们还在就去年8月份布置的一项任务而发愁。这项工作是对2012年安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进行汇总,然后上报项目计划。
安庆是去年安徽全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最低的县市,按照省发改委的通报,投资完成只有计划的54%。2月1日,安庆市发改委产业科李良全表示,安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前完全没经验,刚刚起步,基础很薄弱,一些条件也不是太具备,所以困难重重。
对于省级政府部门来说,压力同样存在。眼下已经进入2月,但是安徽省发改委对全年要开工的重大项目还在进行调整,因为有的项目资金还没有落实到位,无法开工。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项目和投资的压力还在其次。根据国务院的安排,2012年全国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2011年。同时要求最迟要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
节能减排同样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国家发改委目前已经下发文件对2011年各地节能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考核的底线便是,从上到下层层分解的“指标军令状”。
与此类似的,是国家发改委即将推开的物价涨幅控制指标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联动机制。这不仅要求地方政府将物价涨幅控制年初确定的底线内,还需要根据物价的上涨拿出财政资金对困难居民进行补贴。
此外,还有刺激消费、提高医疗保险标准、推进工资改革、房地产调控、清理收费项目、融资平台贷款到期等等,诸多指标和任务都在考验着地方政府的“钱袋子”。
在往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一般都是中西部地区抓住机会哭穷,向中央提出地方支出压力大等现象;但今年,连东部发达省市也无比踊跃地利用各种机会向中央表达地方政府面临的收支压力。“收入增长越快,越喊钱不够花”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怪现象。
增长压力
去年年底,安徽省政府部门出台了一项考核标准,对全省各县市重大项目的落实和推进情况进行具体的考核。在这份标准中,对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计划开工和竣工个数、单个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占比等共20多个指标设置了具体的评分权重。
安徽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处的官员说,这样做主要是对下面各市县有关部门和领导,在投资计划的完成情况、推进情况、配套和续建情况等方面进行打分考核。做得好的话,会给一部分代补资金进行奖励;做得不好,也没办法具体怎么惩罚。总体来说的,做得都挺好的。很多都是超额完成,很少有完不成的。
最近几天,这位官员正在统计全省2012年度重点投资项目。安徽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汇总的重大项目有4700多个,投资规模达到4789亿。这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去年全年安徽省安排重点项目4237个,总投资3717亿。
这位安徽省发改委官员说,我们是中部省份,经济结构不像东部省份,对于中西部来说,经济增长主要还是投资。这几年投资部门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们做重大项目的压力更大,要项目汇总,要企业对接,还要和银行对接,多方面都要去做。
安徽是中部大省,自2003年以来,已经连续八年维持高投资态势,每年的投资增速都在30%以上,但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安徽的投资便开始逐月下降,2012年投资增长压力明显增大。为保证重点项目,安徽省还将进行和银行以及央企的对接。安徽省国资委一官员表示,安徽省就此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而且由分管省长任组长。他说:“我们还专门抽调精通项目运作、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精干力量,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主业发展方向的研究,这样子就能加强合作对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我们签订的合作项目中有一些重大问题难以解决的,都是省政府的领导率队直接进京汇报。”该人士表示。他还透露,目前安徽省也正在将这种对接往下延伸,正在指导各个市制定年度的央企对接总体方案,然后将分层次、大密度地赴京开展投资环境说明会、项目推介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对接会,“我们希望现在是项目引进,下一步能发展到产业引进。”
安徽省池州市最近已经开始着手安排计划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间隙,就全市39个重点项目到北京拜访央企对接。
事实上,“央地对接”这场战役的一方已经开始从省一级向市一级蔓延,宁波、宜昌正是新入者的代表。不过,在地方看来,最受到吸引的还是央企能带来的资金。一位地方国资委人士坦言,地方最希望的还是能让央企加大在本地的投资力度。
中部大省湖北省也想尽办法得到央企在重大项目上的帮助。据了解,湖北省2012年拟纳入全省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共1967项,年度投资计划51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52项、1023亿元。而早在2009年,湖北曾提出庞大的12万亿十二五投资计划,湖北省发改委的官员表示,他们会把一些十二五规划的项目提前来做。
但对于地方来说,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带来的不仅是项目筹备的压力,还有资金的压力。湖北省襄阳市提出2012的GDP目标是15%,投资要增长40%以上,财政收入要增加22%。襄阳建投总经理陈敬东说,我们去年的投资总规模是1100多亿,GDP是2100多亿,投资占到了一半以上。今年投资要增加40%以上,就是说至少要保证1500亿以上的投资规模。项目哪里来?资金哪里来?
作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襄阳建投不仅承担着找钱功能,还承担着投资的压力。陈敬东希望在2012年,中央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够放松一点,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因为“作为融资平台来说,房地产市场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房价下来了,土地卖不出去或者土地也不值钱了,我们的资金来源就等于短了一大块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