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用关键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3)

观点聚焦:用关键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3)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另 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收入分配改革: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

厉以宁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应以初次分配为重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温家宝指出,我们已经制定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金昌昨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五年,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一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二是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救助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教人员、离退休人员、城镇和农村福利救助人员的待遇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各城市最低生活救助标准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总体上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为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稍早前,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提出,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收入分配改革将步入深水区,预计可能将分别从纵向、横向推进改革。从纵向层面来看,《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并且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 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以初次分配为重点,由于行业垄断等因素,中国尚未形成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主导的初次分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院长迟福林表示,收入倍增,不是贫富差距扩大基础上的倍增,而是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下的倍增。尤其要盯住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提低”与“扩中”,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整体扩大。

在横向层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收入改革分配意见提出‘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完善财产税,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贾康建议,今后应完善高收入者的个税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改革完善房地产税,逐步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细化住房交易差别化税收政策,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将部分高档娱乐消费和高档奢侈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