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来之前主持人告诉我说能不能谈一谈关于2013年或者未来几年的宏观经济问题,我非常高兴愿意就这个问题做一点讨论,原因就是我们去年三月份开始启动一个研究项目就是:探讨中国2013年到2015年这三年的宏观经济走势,所以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研究结论以及我们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去年三月份项目起动之后经过6个月左右研究,最后对我们国家2013年到2015年宏观经济的走势得了出来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就是从2013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风险压力逐步会不断加大,这个状况决定了决策层,必然要把稳增长作为重要的政策要点。决策层稳增长战略能够实现,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会恢复到一个高速增长期,可能就是一个中速增长期,那就是增长速度年增长率保持在7%左右,这样一来我们得出的2013年到2015年底我们中国经济要进入中速增长期,稳增长成了一个关健词。这个报告出来以后在征求意见的时候,遭到了一些同志非常严厉的批评,批评的主要点就是2013年到2015年是我们新班子换届的前三年,你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这样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信心,一般来讲新班子换届以后,都会进入高速增长期,你们得出的结论中速增长期,会不会有问题?当时我很紧张,因为我是课题负责人,后来又加强的力量,吸纳的一些计量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研究的专家,再一次认真分析了我们2013年到2015年期间,拉动经济增长三个力量的数据,一个是出口、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而且把2013年到2015年的出口的两个核心区,美国和欧盟的情况做判断。我们国家投资三大核心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的消费,尤其是2013年到2015年的核心消费,像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家电消费、青少年消费又重新做了一次分析,最后的结论仍然是我们进入中速增长期。在中速增长期,我们的决策层一定会把稳增长作为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后的分析结果还是证实了我们2013年到2015年宏观上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中国是一个中速增长期,在中速增长期中间,决策层会把稳增长作为重要的战略要点。这是我们对这三年分析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就是这三年里中国经济生活的深层次问题将逐渐显现出来,而且会非常尖锐。主要有三个深层次问题,一个是结构问题,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80%的产业是产能过剩,就是结构出问题了。第二个深层次问题就是增长方式的问题,原有增长方式已经丧失了的新的拉动力,而新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出来,表现最重要的是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第三个深层次问题就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我们过去多少年改革所形成的改革红利基本上消失了,经济体制需要深化才行,所以预计2013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将在这三年要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那就是结构的问题,增长方式的问题和经济体制的问题,因此这三年时间决策层一定会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所以2013年到2015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调整期,这样一来,我们对2013年到2015年的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中速增长期,一个叫转型调整期。
这样两个特点的时期我们怎么样应对?一个是稳增长的问题,一个是对中国经济要进行深度调整的问题。后来我发现中央对这个时局的判断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法,我们非常赞赏,就是叫做稳中求进,这个提法我觉得非常形象的概括了2013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特征:中速增长期,转型调整期。稳中求进当中的稳就是稳增长,求进就是解决深层次问题,因为只有把深层次问题解决了,中国经济才能迈进一步,所以求进就是解决深层次问题,所以我们非常赞成中央提出这个口号,我估计稳中求进可能不仅是2013年,可能是未来3年里面我们应对这个时期的主要对策,那就是稳中求进。
怎么来稳增长?大家看到今年的办法叫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今年稳增长的重点会放在积极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上面。我刚刚听王一鸣院长讲的那些内容,实际上许多属于今年的财政正才和货币政策要做的事情,来实现我们对增长速度的稳定,大致上是7.5%左右。求进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刚才讲的三个问题:调整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深化改革。“两会”期间对201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描述。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就是操作的问题,如果能够操作到位,今年增长速度稳定在7.5%应该没有问题,最近我们把国务院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数据带入到2013年来看,今年实现7.5%的增长速度应该问题不大。
所以2013年的重点问题就是对中国经济进行深度调整,也就是解决我们深层次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在2013年必须要全面启动。最近我们对调整结构的问题做了一些调研和考察。我们感觉到2013年结构调整里面可能三个产业的调整非常频繁,一个是房地产产业,房地产产业在2013年我估计将是中国调整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最近我们判断中国房地产的房价的普涨时代已经过去了,普跌时代也不会到来,中国房地产进入结构时代。为什么?因为两大规律已经充分起作用,一个是供求规律,一个是价格收入比规律,这两个规律起作用之后,使中国房地产进入结构时代,所以在结构时代我们调整的主要对策应该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最近我们在考察房地产,大家都很担心,房价上涨的问题,而我们调研组很担心跌了怎么办?最近我们调查了60个四五线城市后发现:许多供过于求的地方房价可能进入到下行通道,一旦进入下行通道之后,对我们的金融和各方面的影响在哪里,所以2013年可能是很特殊的一年,可能是结构时代到来的时候,所以我们对这个调整一定要走向分类调整、区别对待,我们估计是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差异。
第二个调整比较多的产业可能就是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普遍出现产能过剩,所以制造业的调整在今年可能是一个调整的亮点。最近我们调研发现制造业的调整三个动向很清晰,一个就是升级换代,一个是产业转移,一个是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这三条方向我们在调研发现非常清晰,感到企业家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不得不主动调整,在这里我们真是要表扬企业家精神,他们在很艰难的进行制造业的调整,所以我们估计今年制造业调整是调整结构中的很重要的一年。
结构调整第三个产业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估计2013年是一个大调整的一年,无锡尚德的破产清算,已经开始给我们提供这个产业调整的内容了。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把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括为七个要点: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都讲这七条,我们感到非常紧张,因为实际上这七个要点里面,有的从国际上来讲暂时都没有推动的可能,比如说新能源,我们研究结果发现从世界能源形势来看,新能源不可能在未来20年来上升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因为传统能源不断的技术突破,像页岩气技术的发现都会带动这些问题。这个产业的技术成熟度还不够,但是有的可能会出现,比如说新材料。新材料可能因为技术突破在今年内有一些新的东西问世,他的投资可能会更加快一点,所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估计今年在中国可能会产生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调整状态,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晰,不是这七个要点都成为近期内要投资的方向,有的可能是风险极高,有撤出的问题;有的可能要集中力量可以进一步的问题。估计2013年的战略新兴产业可能会进入实质性的调整阶段,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调整结构在今年可能三个产业是调整的亮点:房地产产业、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这种结构调整过程中间会给中国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解决中国经济深此次问题第一个问题调结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