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还能再增长多久?(4)

中国经济还能再增长多久?(4)

核心提示:资本积累是否伴随了技术进步,可以用最简单的增长核算方法看出来。增长核算的原理是,投入要素增长率的加权值是否大于产出的增长率。

2011 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出版了WTO 和日本亚洲研究所合作研究贸易模式变化的报告。这个报告使用日本亚洲研究所编制的涵盖9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印尼、韩国、中国台湾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中国)的亚洲投入产出报表2008 年的数据,估算出9个经济体贸易加权的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即出口价值里国内附加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72%。其中,新加坡的出口品中包含的国内附加值率为42%,中国台湾为53%;韩国为63%,泰国约为65%。根据他们的估计,中国大陆为63%,高于新加坡和台湾,与韩国和泰国相似。这说明,我国现在出口品中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已不算落后,反映出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取得的成绩。另外,报告提到,美国和日本2008年的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率相当接近,大约为85%左右。这说明,相对于发达的工业化经济而言,中国新兴工业化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的出口附加值率总体而言还相对较低,这是正常的现象。意味着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提高资本密集和技术复杂行业的附加值率,持续降低加工出口的比重。

从国家层面来看,过去10多年,中国自上而下的科技发展和鼓励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也将大力提升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这对于未来20年的技术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OECD的经验来看,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1%的水平通常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但越过1%就会加速,这个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科技起飞”。以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1%这个标准来定义,中国已经进入到科技起飞的阶段。现在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达到1.7%,并很快提高到2%。目前中国研发投入的增长率大约为6%,与韩国和新加坡相当,在世界上属于最快的国家。根据2006年国务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的估计,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将从现在的1.7%达到2.5%,并将进口技术的比重从现在的50%下降到30%。规划还预测,中国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附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从现在的3%达到15%以上。现在中国在通讯领域里的技术升级和自主研发的能力已经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前几年中国通讯与信息部门制定的一些技术标准已经引起跨国公司的高度关注,甚至抗议,这说明未来的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已指日可待。

所以,考虑到中国在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本上的基础优势,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开放贸易的政策,积极参与全球垂直分工,消化转移的技术,不断增加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应该相信我国在技术阶梯上实现快速上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未来站到技术的前沿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