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导与执政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2)

从领导与执政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2)

核心提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要以具体的人为对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三是不能理解为只对群众服务,不对党员服务。世界上许多政党都是依靠政纲、利益来吸引党员参与党的活动,因此它必须提供丰富的党内服务才能吸收到足够的党员。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国外许多政党,它不是靠利益来吸引党员,而是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宗旨来吸纳党员,因而服务群众是首要的,服务党员是次要的。服务群众是提高党的领导力的重要抓手,服务党员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应有之意。因而,总体上看,服务群众高于服务党员,但是服务群众的同时也必须服务党员。如果对二者平均用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定位的战略高度必将降下来;如果只强调服务群众,其内涵又不够全面。这个矛盾需要党建工作者在实践中寻找具体的解决办法。

因此,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应该有三个层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有效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和执政功能的重要抓手;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人民群众,其次也包括党员;以党组织服务撬动、带动社会服务,完善服务型政府,建立服务型社会。

立足新形势,时刻把握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改善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如各地党组织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站式”服务、“组团式”服务、“一线工作法”、“第一书记”、结对帮扶、“挂包帮”等好做法、好经验。除以上服务方式外,当前还应该立足于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重视对群众的生活辅导。当前,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走向城市文明,需要适应新生活、融于新环境、遵守新规则,最需要广泛的生活辅导。比如,人活动的舞台有三个,从小在家庭,长大在学校,学校毕业在单位,三者统称社会。如果在三个舞台上搭建三个平台、拥有三支队伍积极开展生活辅导,就能形成群众工作全覆盖。

二是重视调整基层治理结构。愿不愿服务群众表面上看是个作风问题,实际上也是体制机制问题。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条块分割”,其优势是便于集权、进行宏观调控;其劣势是收权容易放权难,容易导致基层积极性不足。当前,条块分割在基层政权中表现出相当多的弊端,以条为主、以块为辅,条条专政、条条安排项目,权力“上访”、责任“下访”,到了基层就会出现权责不平衡,干部心态要失衡,久而久之就由“不能做事”发展到“不想做事”,慵、懒、散毛病就会流行,大量的基层矛盾就会上交。因而,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应该以顶层统筹方式适当调整基层政府治理结构,科学配置条块权能,让条块科学、有效配合,充分发挥二者合力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的杠杆作用,引领、带动并最终撬动各种人、财、物资源服务群众。例如,以基层党组织服务引领、统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市场服务、由群众自治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由公民个人自发提供的志愿服务、由企业家和宗教组织自愿提供的慈善服务、以互助式或自我满足为特点的群众自主服务,等等。基层党组织撬动的资源越多、渠道越广,越容易形成服务合力。

四是重视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去服务。向来我们容易重视利用党委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去服务,如各种“送温暖”活动、结对帮扶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不断成熟,我们还要重视利用资本的杠杆作用、价格的引导作用去拓宽服务群众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加大从优秀的志愿者中培养党员的力度。凡是社会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都大力倡导公民志愿服务,并建立激励、登记制度。公民提供志愿服务的记录将成为升学、就业、晋职、评奖等方面的重要凭据。作为一种服务形式,志愿服务在我国才刚刚兴起,将来应建立全国联网的志愿服务登记制度,每个人都是服务者,每个人也都是服务对象。今后,应加大从优秀志愿者中培养党员的力度,倡导从“服务能手”中培养“服务型”党员。党员只有对社会有爱心,才会对群众有感情,最终对党有忠心。

六是通过开放式参与引导群众自主服务。要提升群众自治水平,首先要培养群众自我服务能力,如果群众自我服务资源与能力不足,一旦社会矛盾产生必然求助于党和政府。因而,要在基层形成居民开放式参与的氛围,培养居民的互助式服务、自我服务,从而消除一旦大灾大难发生以后群众“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形成政府救助、社会扶助、志愿者帮助、灾民自助的救援大格局。

七是通过党代表、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平台,提升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当前,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模式,这个模式应继续得到推广。今后,还需要加大并规范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力度,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形成行政首长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普通群众或人大代表与党代表互联等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党民主执政的优势。

八是坚持群众路线和国际视野的统一。既要继承服务群众的优秀历史经验,也要借鉴吸收国外政党服务的好办法、好经验,最终形成基层党组织科学服务、民主服务、依法服务的大格局。

总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要以具体的人为对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服务群众,没完没了、尽善尽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可以制定原则,却不可倡导达标。此外,服务是一个精细活,细节决定成败,服务的好坏全凭群众来感受,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因而服务质量难以设定标准,难以量化。这些都将构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特点,也是难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