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党建领航”活动(2)

非公企“党建领航”活动(2)

(三)抓好“三个关键人”,破解工作难题。

一是针对企业出资人的基础保障作用,着重引导他们真正“认识、支持”党建工作。着力抓好“三个引导”。一是思想上教育引导。从市委常委到基层党委成员,每人联系包靠1至2家非公企业,在深入扶持、具体指导中晓之以理,达成共识;通过举办出资人党建工作研讨班、组织外出考察、现场观摩等形式,让他们耳濡目染,触动思想,深化认识。二是实效上典型引导。市委每年“七一”评选表彰“支持党建工作优秀出资人”,选树“党建强、发展强”的示范企业,以典型感化,用事实说话,使他们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打消顾虑,全力支持。三是政策上激励引导。市委出台了《企业出资人支持党建工作若干规定》,分类提出明确要求。对党员企业出资人,要求他们责无旁贷抓党建,并作为党内民主评议和评先树优的重要标准;对非党企业出资人,特别是“两代表一委员”或担任一定社会职务的,明确要求他们带头支持党建工作,并将其现实表现作为推荐考察“两代表一委员”或担任社会职务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正确导向。二是针对党组织书记的组织领导作用,着重培养他们“能抓、会抓”党建工作。重点抓好选、育、责等环节。一是通过内选、外聘、下派等多种途径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探索建立了“党务干部超市”,从市镇机关、离退休干部中储备各类党务人才500多名,对89家无合适人选的非公企业,通过“供需见面”的方式及时配备到位。二是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考察学习等有效方式,强化上岗适训和能力培训。近年来,先后赴浙江温州、省内先进地区举办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2期,培训600多人次。三是建立了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信息库,对他们实行市委组织部和市非公党工委“双重备案管理”,防止随意调整,保持队伍稳定。四是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基层党委每年普遍组织一次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强化管党意识,激发工作动力,构建起了“履职有目标、落实有督查、成效有考评、责任有述职”的推进新机制,彰显了“书记抓、抓书记”的作用。三是针对党建指导员的支持扶助作用,着重促使他们“助力、带动”党建工作。一是“多元化”选派。按照“两优先三不变”原则,优先从退休干部、退居二线干部和现职优秀党务干部中按需选派;担任党建指导员后原身份、职级、待遇不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镇两级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共选派到位587名党建指导员,确保不让一个非公企业成为党建“空白点”。二是“组团化”指导。以镇街成立指导联组,建立定期例会、集体会诊等制度,防止单打独斗,共同攻坚克难,发挥好“催化剂”作用。安排122 个市直单位重点包靠167家非公企业,联企共建,互帮双赢。三是“定职化”考评。对党建指导员实行“两定三考核”,即定职责任务、定工作目标,加强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党建指导员进行表彰奖励,每月发给300元工作补助,激励切实发挥作用。

(四)建立“四位一体”机制,保障工作落实。

建立了市委组织部牵头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专门抓、基层商会设立党组织统筹抓、行业枢纽部门系统抓的“四位一体”推进机制。按照“行业抓、抓行业”的要求,创新“分线设置”党组织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明确正科级规格,并专门增加2个行政编制;依托乡镇基层商会,全部设立非公经济组织党总支或党委,健全了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究会,创设了全市非公党建工作基金,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并随年度增幅递增;市管党费每年拿出不少于总额的10%予以补助,为非公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五)做到“五个结合”,提高工作实效。

找准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推动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引导非公企业“退城进园”、节能减排,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二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着力解决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三是与构建融洽的劳资关系相结合,引导企业关爱员工、尊重劳动、创建和谐企业;四是与非公经济组织长远发展相结合,着力解决部分非公企业“小富即满”问题,不断做大做强;五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五个结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三、成效与反响

一是扩大了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覆盖面。实施“党建领航”先锋行动,消除了在非公企业建立组织、开展工作的“梗阻”现象,使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三个覆盖”不断扩大,呈现出企业“主动建组织、积极抓活动、争着要入党”的生动局面。近两年来,有300多名企业出资人主动要求建立党组织,67名出资人主动提出入党申请,新发展出资人党员48名。选派的党建指导员常年活跃在非公企业,使196家未建立党组织的小微企业都有了党的声音。市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专门设立非公党建促进基金;实行非公企业发展党员计划单列,近三年先后发展96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800多人,党员覆盖率达85.9%。按照省委组织部提出的“跨支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的新思路,集中开展了“建组织、扩覆盖”活动,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415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391个,联合建立党组织24个,共覆盖480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提高到76.6%,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夯实了工作基础。

二是促进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实施“党建领航”先锋行动,实现了非公企业无组织建组织、有组织抓活动、空白点有工作的综合效用。特别是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契机,让党建工作进车间,创先争优在岗位,搭建技能大比武、党员“季度之星”评选等活动载体,实现了关键岗位有党员、危急时刻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党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心骨”,党员成为企业“最吃香”、受欢迎的员工。去年以来,党组织和党员共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3600多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200多项,彰显了党的作用,巩固了党在非公领域的执政基础。

三是推动了非公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施“党建领航”先锋行动,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目标同向,党建工作迸发出了强劲的推动力。山东尧王集团公司为每名在职党员每月发放60元书报费,山东泰丰城建发展集团实行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青州飞达集团成立了“党员参事会”,深受欢迎。2011年,全市企业职工办理“四险一金”比例提高了12个百分点,各类劳资纠纷同比减少41%,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融洽;非公企业淘汰落后产能38.4万吨;企业主为光彩事业捐款1.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44.8亿元、利税60.7亿元、利润4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22.6%和25.3%,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双赢。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