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百年翻译与传播(5)

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百年翻译与传播(5)

中央苏区翻译出版的斯大林的著作种类也比较多,主要有《为列宁主义化而斗争》(中央印刷局1932年6月印刷)、《斯大林同志论反对派》(中共苏区中央局1932年11月出版)、《列宁主义问题》(中共苏区中央局1934年1月出版,书中选编了斯大林1924年以来的十余篇著作,系统阐述了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红色中华》报第145期刊登的启事对此书有介绍)、《论布尔什维克中的几个问题》(1934年铅印本),以及《斯大林论列宁》(蔡乾译,青年实话编辑委员会1933年12月出版)、《列宁主义概论》(青年实话编辑委员会1934年12月出版)。[2]304

同时,中央苏区还出版了不少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作,如《国际纲领》(中央出版局1932年11月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翻译,1933年5月出版)、《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中共苏区中央局1933年3月印行)、《世界革命简史》(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编,1932年9月出版)、《社会进化简史》(中央出版局1932年8月出版)、《少共国际小史》(中央出版局1932年11月出版)、《少共国际纲领》(中央出版局1932年11月出版)、《职工国际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对洛佐夫斯基同志报告所通过的提纲》(中央出版局1932年11月出版),等等。[2]304-326

三、“马克思恩格斯丛书”、“选集”、“必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书的出版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以延安为依托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更加注意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和传播。1938年5月,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简称马列学院)在中央的关心下成立。马列学院编译部编译、由解放社出版了两大丛书和两大选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和“抗日战争参考丛书”,《列宁选集》和《斯大林选集》。其中,“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共出了10部,《列宁选集》计划出20卷,最后出了第1-18卷,《斯大林选集》出了第1-5卷。此外,还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文选》两卷集。

“马克思恩格斯丛书”的10部著作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它们包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吴黎平重译,1938年6月出版),《共产党宣言》(成仿吾、徐冰根据德文原文译校,1938年8月出版),《法兰西内战》(刘云即张闻天与吴黎平译,1938年11月出版),《政治经济学论丛》(王学文、何锡麟、王石巍译,1939年3月出版),《马恩通信选集》(柯柏年译,1939年6月出版),《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王右铭、柯柏年译,1939年4月出版),《〈资本论〉提纲》(何锡麟、王学文译校,1939年11月出版),《哥达纲领批判》(何思敏、徐冰翻译,1939年12月出版),《拿破仑第三政变记》(吴黎平、柯柏年译,1940年8月出版),《法兰西阶级斗争》(柯柏年译,1942年7月出版)等。[4]303

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则出版了“抗日战争参考丛书”,其中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战争与军队》、《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新德意志帝国建设之际的暴力与经济》(即《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1870-1871普法战争》等多种马克思主义著作。[5]428

马列学院编译部编译的《列宁选集》含有列宁的大部分重要著作,其目的同样是供党的主要领导干部及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丛书”10卷本与《列宁选集》18卷本,和其他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出版与发行,在延安根据地及各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知识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广大党员和革命战士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开始以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仍然没有中断。这一时期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列宁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47年初出版的两卷集《列宁文选》汉文版,解放社根据这一版本分6册进行翻印并于1947年出版发行),[6]《马恩列斯毛论农民土地问题》(中央土地问题研究会编,1947年7月晋察冀新华书店),《马恩列文献》(包括《共产党宣言》等著作,1948年5月山东新华书店总店),恩格斯的《从猿到人》(于光远、曹葆华译,1948年9月解放社),《马恩列斯论妇女解放》(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编,张仲实译,1949年3月新华书店),《关于学习〈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的参考材料》(马克思恩格斯等著,马列学院编,1949年5月),马克思的《哲学底贫困》(何思敬译,1949年9月解放社),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张仲实译,1949年9月北平解放社),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新节译本,杜畏之译,1949年10月上海文源出版社),等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翻译和传播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其编译工作的条件大大改善。1950年12月,人民出版社成立。当时出版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出版马列著作。1953年1月,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专门从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的编译。中央编译局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有计划地编译、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达到空前的规模。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